當看到禮部官員分成兩隊後,他卻停下腳步,轉身眺望江麵。
“今天還有人返京嗎?”
沐英的眸光一閃:“是湯老太爺?”
朱允熥先頷首又擺了擺手。
“老太爺今年身體欠佳,抱病在身,本已計劃進京,無奈隻能上書說明情況。今日是湯二叔帶家人回京,禮部按例迎接。”
“因不確定歸期,待會兒送英伯進宮後,我得來此等候。”
沐英緊鎖眉頭,聽說湯和生病無法出行,這讓他憂心忡忡。
人老了,一點小病都可能引發大問題。
他輕輕歎息,對朱允熥說:“原先還想和老太爺在京相聚,可惜……不曉得日後能否再與老太爺共飲?”
朱允熥心中也無把握,隻依稀記得信國公早於朱元璋離世。
看來時日不多了。
他強顏歡笑道:“英伯如今留在京師,總能找到機會的。”
可沐英卻擺了擺手:“皇上就是愛折騰你們這些年輕人,從這碼頭到皇宮,一路走去得費多少時間和力氣,來回兩趟,大半天的光陰就沒了。”
說罷,沐英環視四周,看到碼頭邊上那些平時供勞力休息的連排棚子,便一把拉上朱允熥往那邊走去。
朱允熥一臉疑惑:“英伯,這是……”
沐英笑道:“不必著急,大家都到了應天,早一點晚一點無所謂。不像過去,每次回京總是匆忙,時間緊迫得像在賽跑,咱們等等信國公府的人吧。”
說完便轉過身去。
西平侯靜坐碼頭,不再移動。
禮部官員們對此感到驚訝,原本的計劃並無此安排。
然而,眾人麵麵相覷,無人敢於提出異議。
西平侯是皇上最喜愛
的義子,即將把女兒嫁給皇太孫,成為皇室成員,定居應天。
近期宮中流言四起,稱此次西平侯返京並非僅僅為嫁女或歸鄉養老,更有可能接手五軍都督府,掌控京城幾十萬軍隊。
在這個喜慶之日,無人敢冒犯沐英。
因此,禮部官員們隻能求助地看向皇太孫。
朱允熥也覺得有些突然,看樣子,沐英這次回京定居,會帶來不少熱鬨。
“既然英伯體諒我,不想讓我在宮裡和這裡來回跑,那我們就在這兒等,等信國公府的人到了,一起進宮吧。”
禮部官員們得了太孫命令,這才鬆了一口氣。
一邊,有位禮部官員拿著筆跟小冊子,飛快地記錄著。
某年八月,皇太孫熥迎接西平侯,二人一同在江邊等候信國公府的到來。
這是禮部為這次大婚特意安排的記錄官,負責記下婚禮前後的所有事情。
事畢,這些文件都會被存入宮中檔案,以此彰顯大婚之盛況,皇恩深重。
朱允熥坐定後,凝視長江,思考信國公府的船到達所需時間。
沐英審視了涼棚外的禮部官員與層層守護的親軍。
“臣在錢塘江畔停泊補充物資時,聽說應天朝廷近來事情不少,頗為有趣?”
朱允熥悄悄回頭望向沐英,心頭微微一震,隨即又轉向棚外官員們。
“本宮跟西平侯談些家事。”
家事,不適合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