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文官的妥協(1 / 2)

這可不是像對付倭國或者征討交趾,派個幾萬京軍,再加上地方部隊就能搞定的事。

就在這一會兒,翟善心裡已經盤算清楚,要是想靠這次救援雪災調動京軍。

不把留在應天的京軍軍官和士兵大半調出去,根本辦不到。

那可是又要派出個八九萬人馬。

加上現在還在交趾和倭國的京軍,到時候應天城裡最多隻剩下五六萬的京軍來保衛京師了。

朱允熥輕輕歎了口氣,擺了擺手:“都說人能勝天,但人的力量也有極限。長江兩岸那麼多州縣,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衛所幫忙。”

“比如安奉府、景隆府就沒有衛所駐守,宣州府、武陽府也隻是有些千戶所,現在大雪連綿,不分白天黑夜,有席卷全國的趨勢。”

“地方衛所自顧不暇,疏通各地都已經夠吃力了。朝廷再抽調他們去接應糧草,地方上的事又讓誰來做?”

“況且本宮還打算調京軍去中都壽州,江西運煤,分送到江南各地。如果沒有京軍出麵,看現在地方上的情況,大家覺得光靠地方上的人能處理好這些嗎?”

這時,沐英站了起來,鐵甲隨著他的動作叮當作響。

“殿下,如果朝廷要調動京軍,臣願意從京軍離城的那天起,就和湯都督、景川侯他們一起,率領兵馬駐守應天城頭,京軍一天不回來,我們就一天不下城樓。”

沐英話音剛落,一幫本不應該在這兒的勳貴武將也跟著站了起來:“京軍一日不歸,我等不會離開城牆半步。”

通政使司的大堂裡,文官們一片靜默,而那些武將們氣勢洶洶,言辭堅定。

朱允熥靜靜地注視著這些人。

保持應天的軍力不減,這僅是他們眾多借口中的一條罷了。

他們更願意采用文人戰略來處理眼前的困難局麵,而不是讓軍方在裡麵發揮重要的作用。

軍人就應該上沙場殺敵,這一點從宋代開始就深入人心。

若是國事都要依靠軍方來處理,那麼文臣還有什麼顏麵可言?

朱允熥很清楚,不用京師軍隊也能解決當前問題。

但他有意讓這些文官明白,就算不依賴他們,大明也有能力處理難題。

沉默許久的茹瑺,在未表態僅行跪拜禮後,這時緩緩抬起了頭。

自從沐英等人進堂,他就隱約感到事情不簡單。

在這大雪紛飛的時節,太孫召見他們,總不會是為了出征吧。

茹瑺沉穩說道:“殿下,關於是否調動京軍,能否待杭州府倉庫的糧食運抵應天後再做決定?雖然眼下江南大雪不斷,但氣候非人力所能左右。”

“殿下心係民間疾苦,臣亦同樣憂慮。如若殿下堅持啟用京軍,能否暫時先調兩三萬兵力,隨運糧的船隻前往杭州,一旦起航,即刻自鬆江等地開始卸載糧食,疏通道路。”

茹瑺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試圖緩解矛盾。

他提議的邏輯清晰:無人能料這場雪何時停歇,也許明日就是晴天。

此時隻需調動少量京軍,一旦雪停,地方也能快速清理道路,同時保證有足夠的人手配合朝廷的運糧行動,避免再次受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