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二叔,大明的天塌不了(1 / 2)

朱允熥麵色陰鬱,眼神銳利,透著一絲冷冽。

“二叔興許還沒聽說,今年雪情嚴峻,我已經調走了三萬京軍。剛從乾清宮出來時,已經跟爺爺說好了,有20萬京軍隨時待命。”

朱樉猛地轉身,長歎一口氣:“今年冬天或許平安無事,但隻要你對六道推行糧長稅製改革,必會風波四起。”

朱樉幾步上前,雙手有力地拍在朱允熥肩頭。

“允熥,二叔明白每個朝代都需要變革。你身為大明未來儲君,父皇年歲雖高,但你父親正當盛年,你更有著無限可能。”

“咱家穩紮穩打,不行嗎?二叔可以幫你承擔改革田稅的重任,但若是一意孤行,捅了大簍子,二叔可真擔當不起啊。”

朱允熥沒有回應,隻是坐下,眉頭緊鎖,陷入深思。

朱樉今日將心中憂慮一吐為快,不由舒了一口氣,仿佛長久以來壓在心上的石頭瞬間被移除。

見朱允熥沉思,他也跟著坐下,輕手輕腳地為二人各斟一杯茶。

過了許久。

朱允熥終於開口,“二叔,尚炳也該成家立業了,他從小身強力壯,武藝超群,交趾一行更是武略大增,結婚後就該像高熾那樣,為朱家效力了。”

朱樉一怔,不明白話題怎麼從國家安危突然跳轉到兒子身上。

朱樉猛然拍案而起,“朱允熥,老子豁出去為你頂鍋了,你彆再拖尚炳下水。”

朱允熥攤開手:“是尚炳自己嚷嚷著要做大將軍,我可沒慫恿半分。”

朱樉聞言愈發焦急,來回踱步。

他盯著朱允熥,“調動京軍,是父皇同意的。我替你擋風避雨,是我自願。但你想讓尚炳替你涉險,絕對不行。”

“這事兒我可管不著,尚炳的腿長在他自己身上,二叔要是實在放心不下,乾脆把他腿綁了得了。”

朱允熥嘟囔著。

隨後,在朱樉充滿懷疑的目光中,他慢慢起身,走向門邊。

門軸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門外的風雪趁機湧入。

朱允熥迎著風雪,回望朱樉。

“二叔,大明的天塌不了,你儘管放心。”

“不必擔憂,不必焦慮。”

“這片天地,定會日月同輝,光明永存。”

正值寒冬臘月,京城西南方三十裡外的大勝關,因秦淮河的分割而顯得分外蒼茫。

一群剛忙完的苦力聚在四處漏風的草棚內,棚內僅有一爐炭火取暖。

“日隱星藏,天地失色。”

“這場雪什麼時候才肯真正停歇?”

領頭的苦力目光深邃,望向棚外紛飛的雪花。

這群苦力都是大勝關鄰近村落的鄉親。

大勝關曆史悠久,宋代起便作為軍事要塞存在,元代更成為重要的水運樞紐。

到了朱元璋時期,因在這裡大勝陳友諒而得名大勝港,從此成為應天府水上防線的重鎮及物流中心。

物流繁忙之地,自然吸引人口聚集。

大勝關周邊的村民,平日務農之餘,常來此做些苦力活,貼補家用。

往年冬日,儘管因節日需求大勝關會迎來不少貨船,但量並不太大。

而近來十多天,卻是船隻絡繹不絕,糧草物資晝夜不停地送往上遊,情形異常。

一漢子歎了口氣:“這雪啊,十天裡頭就停了三天,昨天歇了半天,夜裡又洋洋灑灑地下開了。”

又有一人輕聲歎息:“朝廷在咱大勝關如此急切地調撥糧草,上遊的州縣恐怕也是遭了災。”

“鄒哥,我家裡有人是京軍,他說連京軍都調用了,這災情恐怕不小。咱現在能做的就是多掙幾個錢過日子,可這災要是持續,咱們以後的日子咋辦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