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大明洪武二十八年的錢怎麼花(1 / 2)

解縉的目光轉向高座上的朱允熥。

“太孫殿下,微臣懇請於洪武28年,由朝廷統籌糧餉,工戶部通力協作,著手鋪設應天府八縣間的水泥路,並進一步連接至杭州府,淮安府,鳳陽府。”

解縉此舉意在爭取來年預算,畢竟唯有今日納入議程,才能有望在年後正式會議上討論並播給資金。

朱允熥慵懶地倚在圈椅中,這可是他首度涉足大明財經決策的核心場合。

朝政之事,從來不是無根之木,自中原確立完整政治架構以來,諸多現代亦通行的治理手段已悄然萌芽。

未待朱允熥發言,鬱新即起身表態。

“戶部持反對意見。”

不容解縉辯駁,鬱新緊接著說。

“水泥路便利,上下有目共睹,本官無意非議其功。解學士去年至今辛勞築路,功不可沒。”

“至於應天府八縣間水泥路建設,戶部願意承擔費用,前提是工部能集結足夠築路人力。但至於連接外府的工程,眼下水泥路尚處起步,連應天府內部都未全麵覆蓋。”

“此刻擴展開來,開支巨大,明年的河渠,漕運海運等重大事務的經費又該如何籌措呢?”

工部尚書張襄亦起身呼應。

“殿下,解學士心係國家,惠及民生,臣深感敬佩。然而,若要在明年同時完成八縣水泥路並延伸至三府的工程,不論財力還是人力,工部實難一蹴而就。”

戶部缺錢,工部缺人。

鬱新與張襄聯手拋出難題,解縉一時語塞,不可能當眾說出朝廷隻需專注於修路,其餘事項皆可不顧。

最終,解縉的目光投向高座的朱允熥。

朱允熥眼神從解縉,鬱新,張襄身上一一掠過,最終落在吏部尚書翟善身上。

“依吏部之見,此事該如何裁決?”

翟善本以為這事兒跟吏部扯不上半點關係,哪知還得硬上陣。

他勉強撐起身子,快速掃視周圍同僚,最後視線落在解縉身上。

翟善笑道:“殿下,臣琢磨了下。咱朝的新政或是新鮮事物,不都是先在應天府試水嗎?所以,解大學士提的這應天府八縣水泥路,臣跟戶部意見一致,得優先考慮。”

“至於擴展到其他三府……哪怕水泥路要出應天府,也得先接上周邊縣市。解大學士,您先給大夥兒說說您的想法吧。”

朱允熥微微頷首,目光轉向解縉。

解縉頷首,麵向眾人緩緩道:“列位,咱們修應天府到杭州府的水泥路,為的是朝廷能更迅速地調度杭州府的財物資源。”

“都知道,南邊新開的交趾,占城,大將軍正忙著為國開疆辟土、南方物資大多經清化港,昌華港運至杭州府。”

“淮安府也是同樣道理。至於鳳陽府,那裡是大明龍興之地,中都所在,意義不言而喻。”

一番政治,經濟考量陳述完畢,解縉稍作停頓,調整氣息,接著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