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自從殿下懂事起,皇上就多次表達希望殿下早生貴子的願望,如果小姐能為太孫府添個男丁,皇上必定重重獎賞。”
自得知喜訊後,沐英的眉頭就沒鬆開過,現在更是緊鎖。
他想了想,低聲吩咐:“今晚你們幾個安排一下,一部分人回府,密切留意,彆讓府中出什麼亂子。”
“遵命。”
……
中軍都督府內。
湯醴因還需兼顧講武堂的事宜,並未一直守在城牆上,而是每隔幾日便會下城牆回衙門處理公務。
今日,剛審閱完軍中事務,滿身疲憊的他起身走向旁邊的茶桌,打算潤潤嗓子。
正準備泡茶,家中管事走進屋內,隨手帶上門。
這位管事是從鳳陽老家帶來協助處理京中事務的。
見到管事,湯醴先抬手示意他稍等片刻,直到水煮沸,茶壺置於爐上,他才開口:“說。”
管事悄悄回頭,確認四下無人,這才湊近低語。
“最新消息,沐側妃懷上了龍嗣。昨天府裡出亂子,溫管家懲罰了幾個女官和婢女,今早就給送到城外亂葬崗了。”
湯醴眉頭緊鎖:“喜事怎的還帶出血案?”
管事又靠近一步:“聽說是那些人不守本分,才由太孫妃交由溫管家處置,也正因此,沐側妃懷孕的事,今日由太孫府上報皇宮,才傳開來。”
“有人鬨事?”湯醴眼中閃過冷光。
太孫妃出自湯家,是他英勇戰死的大哥女兒,竟有人在這節骨眼上不安分。
湯醴的聲音也寒了幾分。
“彆聲張,家裡得穩住。你回去盯著,另寫信送到鳳陽老家,告知京中無事,太孫府添丁進口,讓家人在家鄉搜羅些補品,穩固胎氣的,一並送去給沐側妃。”
“直接送過去嗎?”管事麵露憂慮。
湯醴瞪他一眼:“先過太醫院那關,經他們檢驗後再轉交沐側妃。”
管事愣愣頷首:“小的即刻去辦。”
湯醴卻留住他,想了想說:“年關將近,今年的賀禮提前準備,你親自拜訪各家,第一家就定西平侯府。”
“小人記下了。”
湯醴憂心忡忡地點了點頭:“去吧。”
管事走後,湯醴的茶恰好煮好。
自斟一杯,剛舉到唇邊,眉頭卻不自覺擰起。
房內,傳來低沉的呢喃:“但願是個千金……”
……
太孫府沐側妃有喜的消息,漸漸在應天府各官署,豪門間傳開。
在禮部,不同於日日門庭若市的吏部,也不像戶部那樣進門便是一片和氣笑容,更不比兵部武將們甲胄加身的威猛進出。
這裡,除非遇到科考,禮儀大典,平時雖不算清冷,但也絕非熙熙攘攘之地。
而今晨開始,禮部的訪客量幾乎趕上了全年之和。
“無論如何,禮部要守住大明禮製。”
吏部尚書翟善如此說道,說完環視眾人。
兵部茹瑺頷首讚同:“畢竟是太孫的第一個孩子,無論情理,賞賜自不必說,但禮不可廢,文淵閣還得請諸位大學士輪流值日,以防皇宮突然有何意外決策。”
茹瑺非文華殿或文淵閣大學士,話畢望向在座的學士們。
翟善等皆頷首。
眼下大明殿閣大學士的職責雖未明文規定,卻享有隨時入宮,參與文淵閣決策,作為皇帝與朝臣間溝通橋梁的特權。
每天,通政司的奏折先送至文淵閣,經審理後,按緊急程度分彆送往朱元璋,朱標,朱允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