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皇上,皇太孫讓我不要告訴你(1 / 2)

朱允熥微微頷首,深吸一口氣。

此時,大明朝臣已經驚慌議論起來。

緊張氛圍如洪峰般洶湧,幾乎要將文淵閣淹沒。

……

朱允熥額上的青筋隱約跳動,目光盯著滿麵焦急的差役。

太行大堤崩塌已經五日,開封府的急報今晨送達京師。

六府被洪峰吞噬,特彆是開封府的現狀,絕對超乎一般人所能想象。

望著身上泥濘,一臉疲憊的差役,朱允熥揮手示意:“帶他下去休息整理一下。”

“小的謝過殿下,請殿下儘快令朝廷援手六府。”

差役本該隨著內侍默默退下,卻一時忘了規矩,出聲懇求。

朱允熥眼神一凜:“本宮記下了。”

差役抬首,望向眾人,眼中閃過一絲畏懼,隨即低頭,小心跟隨著等待已久的內侍離去。

待差役離開。

鬱新即刻上前,“殿下,戶部即刻籌備30萬擔糧食,由應天府直供災區。十日內,再從杭州府,淮安府等地調撥50萬擔糧食救援六府。”

張襄也趨步至鬱新身旁,“殿下,工部十日內可從六府周邊征集5萬勞力。三十日內,能征集15萬。”

穩定六府,遏製洪峰引發的後續政局動蕩,是鬱新跟張襄共同考慮的緊迫問題。

若六府災情失控,朝廷不能及時控製災情,安撫民眾,救助百姓。

作為大明人口稠密區的中原六府,恐將給朝廷帶來巨大衝擊。

六府若亂,南北交通必然受阻,國家命脈斷絕。

難民轉為流民,一旦被有心之人操縱,便會在中原腹地激起民變。

到時候,可不是數十萬擔糧食,十多萬勞力所能平息的了。

朱允熥強壓胸中怒火,冷峻的目光掃過二人,“開封急報,蘭考縣兩處決堤,今日各位就留在文淵閣吧。時間已延誤五日,朝廷今日必須拿出方案。”

言畢,朱允熥不顧滿腔救急良策的群臣,向朱高熾遞了個眼色,轉身向外走去。

黃河決口,中原成澤。

曆朝曆代,此事都皆非小事。

較之去年冬季長江兩岸的大雪,形勢更為嚴峻。

決堤讓鄉間屋舍儘毀,百姓家破人亡。

洪峰肆虐,生靈塗炭。

災後,民眾食不果腹,土地荒蕪,更有瘟疫蔓延之虞。

六府百萬生靈被困,千萬中原百姓身處危境。

處理不當,朝廷或將耗費無儘錢糧。

這事已經不是自己能一言定乾坤的了。

得讓父親知曉。

也得讓皇爺爺心裡有數。

從文淵閣到乾清宮,這段路走得格外漫長。

途中,各種策略跟政令在朱允熥的腦子裡翻騰。

蘭考縣那堤壩一炸,六府的洪災無疑是雪上加霜,下令炸堤的蘭考縣官員,朝廷要不要出手管管?

蘭考縣若動了,開封府是懲是縱?

百姓該往哪兒安置,糧錢怎麼分發,決堤怎麼堵,樁樁件件,都是急茬兒。

這期間,

商賈鄉紳們,會不會趁此亂世,強占田產,哄抬物價?

就連應天府的朝堂,能不能獨善其身,不受六府災情波及?

但無論怎樣,今日都是大明的災難日。

百萬蒼生受難,曆史的長卷上,這一筆注定沉重。

“太孫不是在文淵閣跟各位大人議政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