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不征徭役,以工代賑(1 / 2)

朱允熥揮袖,轉向鬱新:“戶部對於六府災情,在現有的80萬擔糧食外,還能提供多少?”

“20萬擔。”

鬱新起身報數,神色略顯緊張。

“100萬擔……”

朱允熥目光掃過在場的一眾高官,忽然淺笑:“朝廷能籌集百萬擔糧食,全力支援六府,本宮不會再讓各位為難。”

聞言,鬱新心中頓時寬慰許多。

翟善接著道:“太孫,我們認為蘭考縣這次大潰堤,責任全在縣令儲學海,他不顧河道實情,盲目下令炸堤,加劇洪災,其罪難逃。吏部建議,應將其捉拿回京受審。”

朱允熥眼神淡然,凝視著翟善。

“皇命在身,本宮不久將率錦衣衛,羽林左衛駐守開封,執天子令牌。關於六府災情,一切事宜,待我抵開封後再議不遲。”

這話一落,文淵閣裡即刻喧囂四起。

朱高熾步伐謹慎,悄悄靠近朱允熥身旁。

他輕聲問道:“你打算提前西行,並帶兵坐鎮開封?”

朱允熥默默頷首,隨後站起,麵對眾人:“各位,本宮明日起程,若還有何要議之事,請一並提出,共同定奪。”

張襄站起身來。

“啟奏太孫,糧食調配之外,當務之急是征召徭役,疏通六府淤積河渠,封堵蘭考境內的太行堤兩處缺口。臣等認為,征調徭役不得低於30萬,不然六府春播夏稅無望,秋收也恐受影響。”

“對於這30萬徭役的來源跟朝廷安排,諸位有何具體規劃?”

朱允熥目光深邃,平靜地望著張襄。

征調徭役,曆來是民生大事,稍有不慎便易惹亂。

記得陳勝起義,便是因被征做徭役,途中遭遇困境,才舉旗起義的。

張襄沒注意到朱允熥微妙的情緒變化,按照文淵閣早前討論的方案說道。

“臣等提議,自河南道各府,如光州,汝寧,河南,衛輝,每府征3萬人,再調山東道兗州,東昌各3萬,加上直隸淮安3萬,共計可滿額。”

“各府供給百姓一半口糧,另一半由民自備,分彆前往六府,在六月底前疏通河道,清淤防疾。之後各歸原籍,確保夏耕不受影響。”

朱允熥靜靜地看著張襄,輕輕擺手:“此議不可行。”

張襄麵色一怔。

朱允熥隨即解釋:“征調30萬民眾,耗資巨大,且延誤十府農時。本次災害應對,須局限於六府之中。”

這時,翟善再次開口,“太孫,如此一來,六府災後重建可能要延續至年末。”

朱允熥嘴角一揚,“工部既已準備征調30萬人救災六府,朝廷供應口糧,想來戶部對此已有安排。”

鬱新不解太孫何出此言,瞥向張襄。

“太孫,戶部與工部協商後,可額外提供20萬擔糧食用以征徭。”

“那這20萬擔糧食,也一並交由本宮處置。”

朱允熥眼神炯炯有神。

“六府既然出了狀況,為穩民心,朝廷就地征徭,全額供給口糧,動員民眾就近做工,疏浚河道,修複堤壩。”

他打算實施以工代賑之策。

而這法子非他首創,曆代屢試不爽。

聞言,張襄便默然低頭,歸座。

這時,朱允熥掃視四周,見無人異議,便說:“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本宮便來談談我的想法。”

群臣個個正襟危坐,一副聆聽教誨的模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