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治理黃河真能一勞永逸,朝廷也不至於年年為此大費周章了。
“既然這樣,那就讓潘開朗繼續實驗,讓他把水倒進水渠裡,一遍又一遍,看能不能撐得住。”
正當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之時。
朱允熥的聲音,不緊不慢地從眾人背後響起。
所有人心裡一驚,趕忙轉身,隻見朱允熥不知何時已帶著潘開朗來到了現場。
“微臣等拜見太孫。”
這一幕,如同在課上偷偷交頭接耳,卻被突然出現在教室後的先生逮個正著,讓人不由得緊張起來。
朱允熥輕輕擺手。
“國家大事嘛,自然眾說紛紜,我這心裡裝得下不同聲音。但若是真金不怕火煉,那這就是絕境中的妙計了。貓不論黑白,逮得住耗子就是好貓。”
官員們聽了,心頭的石頭落地,一齊躬身行禮。
“太孫高見,臣等遵命。”
朱允熥目光轉向身旁的潘德善,“你放手去乾吧,本宮就在這兒瞧著。”
潘德善心潮起伏,最終化作堅定的承諾:“微臣定不辜負太孫。”
言罷,潘德善衣袂飄飄,穿過人群,登上了特設的水道高台。
起點處,潘德善早已備好的大水缸靜靜佇立,滿載清水。
潘德善站得筆直,雙臂高揚:“承蒙太孫青睞,我獻上這引水衝沙之策。今日,在各位同僚的見證之下,如有不妥,請諸位不惜賜教。”
雖說是求教,潘德善麵上卻寫滿了自信。
眾人矚目之下,潘德善手勢一落,數名軍士便抬著最小的水缸來到上遊。
“這是模仿黃河日常流
量的試驗,各位請看。”
隨著潘德善一聲令下,水缸傾斜,清流如注,沿著未設壩堤的模擬水道傾瀉而下。
缸口緊貼高起的水道邊緣,意在貼近黃河水流的真實速度,避免急流直下,失了仿真度。
眾人凝視著,水流緩緩自上而下流淌。
抵達“三門峽”模擬區時,兩旁泥沙被水流裹挾而下,流速漸緩,上遊攜帶的泥沙逐漸在下遊沉積。
水源切斷,水流退去,下遊水道中的泥沙層明顯增厚。
試驗效果顯著,黃河下遊河床抬升的原因,被生動再現。
潘德善並未停歇,又大聲宣布:“接著,我們將模擬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的洪水,考驗我即將建立的黃河河道。”
真正的考驗來臨。
潘德善話音剛落,眾人不約而同地屏息,視線聚焦於那條更為狹窄且設有重重壩體的水道。
50年一遇的洪量,洶湧而至。
大壩挺立,抵禦洪峰,直至三門峽下遊,洪峰威力減弱,水流速度控製得當,翻騰的波浪卷起層層泥沙,連續衝刷,直到最後水流趨於平靜。
渠道安然無恙。
泥沙被衝走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