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已倒。”朱允熥再次強調這一點。
五叔的話不無道理,內亂起則外敵必侵。
河南道位居中原心臟地帶,動一發而牽全身。
河南道一旦動蕩,南北皆受其累。
九邊防線,龐大的消耗,都將麵臨考驗。
這便是朱允熥始終堅持理智判斷的原因。
治國非兒戲,不是簡單的恩怨情仇。
國本動搖,又如何治理天下?
妥協是最不得已的選擇,也是最痛苦的決定。
麵對又一次的警告,馬翰與彭英耀選擇了沉默。
朱允熥心中騰起一股怒氣,他已給足了台階,甚至準備好給予他們足夠的尊嚴。
此刻,他們仍舊不願認錯屈服。
朱允熥聲音不由抬高,厲聲喝道。
“莫非你們覺得,區區21具屍骨,就能讓本宮放棄徹查河南道?還是說,這樓塌了,你們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就能瞞天過海?”
發泄過後,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
“茶水汙了,自然可以換新的來。但若你們堅持要品前道茶,那本宮……”
夜風漸急。
帶起廢墟中樓房的殘片,發出幽幽哀鳴,宛如深夜裡無端的幽靈泣訴。
嘀嗒,嘀嗒……
水珠自朱允
熥指間滑落,與地麵上的滴水聲交織成一片。
撲通。
啪……
茶杯墜地,碎片四散。
朱高熾目光低垂,望著碎瓷,隨後看向朱尚炳,默默頷首示意。
朱尚炳麵色嚴峻,微微擺手示意。
二名錦衣衛即刻上前,拖走人群最後、跪倒在地的河南道官員,消失於夜色深處。
“冤枉啊。”
“太孫,臣是清白的……”
黑暗中,悲鳴與哭號交織回蕩。
朱允熥麵色凝重,拾起第二隻沾滿塵埃的茶杯。
掌心一翻,茶水點滴灑落。
茶杯再次跌落塵埃。
緊接著,另兩名官員被拖入暗夜。
呼冤之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朱允熥連續舉杯,複又放手任其碎落,如此循環往複。
近百名河南道官吏匍匐於地,兩腿顫抖,汗如雨下,恐懼籠罩心頭。
四周唯有被拖走者隱約的哭喊,周遭死寂一片。
未知的命運籠罩著每個人,無人知曉接下來等待他們的是什麼。
今晚漫長無儘,黎明仿佛遙不可及。
應天府內。
春回大地,朝廷亦逐漸從冬寒中蘇醒,接著治理日漸壯大的大明帝國。
西城江畔的龍灣碼頭,巨艦頻繁啟航,穿越鬆江府外的長江口,分向東北與西南,為大明注入新的活力。
前冬長江兩岸罕見的大雪,其影響或隱或現,農田更加泥濘,路途與山體不時出現險情,迫使戶部與工部日日進宮,麵聖及儲君,共謀應對之策。
兵部則緊鑼密鼓地籌備洪武28年的邊防戰役。
北疆烽火連年不熄,南方戰事亦頻發,即便是身著鮮紅官服的官員們,也難得片刻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