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九邊之兵出動(2 / 2)

周豪回身拍了拍馮海的肩:“暗衛人手有限,此事還需錦衣衛助力。太孫要在河南道大展拳腳,一戰定乾坤,咱們就得替殿下把暗處的一切都料理得妥妥帖帖。”

馮海鼻中哼出一聲,眼中殺意漸濃。

二人交換了一個無聲的眼神,默契都在不言中。

九邊戍衛部隊,在大明軍隊體係裡,可以說是勇猛無敵的代名詞。

九邊戰士最為凶悍,能以少勝多,確保長城雄偉壯觀,守得國家平安。

親兵部隊裝備頂尖,配有大明最新火炮武器,堅固鎧甲,作為中央軍的他們,實力足以壓倒各路兵馬。

這兩支力量被視為帝國的兩大軍事支柱。

近年來,朝廷對九邊投入堪稱巨大,特彆是在洪武24年前,幾乎是舉國之力在支撐。

每次邊軍的大動作,其影響力都能直接觸及黃河以北區域。

哪怕是近年來東麵抵禦倭寇、南麵征戰交趾,朝廷也沒有動用九邊兵力。

然而,這一切似乎即將迎來變數。

北平都司,邯鄲城外一處古遼驛。

此地地理位置關鍵,對於整個北平都司而言意義非凡。

從這裡往東南穿越大名府,即是山東道東昌府。

而向西南越過邯鄲城,則能進入河南道北端的彰德府。

古遼驛正是三條主乾道交彙的戰略要點,把控著交通要道。

就在今天,上萬騎裹挾著北地刺骨寒風,突然間從九邊關卡南下來到了古遼驛。

這樣規模的騎兵,足夠朝廷在外圍協同步兵,發動一場聲勢浩大的北伐。

但今天,這上萬騎兵在北平都指揮使司的指揮僉事,同時也是北地軍界新星馮永逸的率領下,靜靜地駐紮在了古遼驛之外。

萬馬齊喑,命令一下,前鋒部隊勒馬即止,後續隊伍迅速響應,依次停駐,左右兩翼按照行軍陣型散開,環繞古遼驛警戒。

原本熙熙攘攘的商人,行人,官員,在察覺到大軍逼近的瞬間,大多已不見蹤跡,空留驛前一片空曠。

古遼驛的驛丞得知消息,連忙帶人匆匆出門迎接。

驛丞邁出驛站,望著那停滿官道的邊軍鐵騎,心中不禁一陣緊張。

近幾年,朝廷持續推動驛站改革,年年要求各地驛站,急腳遞接納邊疆跟軍隊中的傷殘士兵。

古遼驛站既是三條交通要道的交彙點,又曆經連年擴建,尤其近年來,吸收了不少從北平邊防軍中退役的傷殘士兵,人員規模日漸龐大。

也正因如此,古遼驛站的驛丞對比尋常人,對邊境軍隊的情況更為熟悉。

此刻,眼前烏壓壓的軍隊靜默無聲,唯有成群的戰馬呼哧呼哧地噴著白氣。

驛丞隻需一眼,便能斷定,這肯定是邊防軍中的精英之中的佼佼者。

若是在邊疆,足以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是無堅不摧的重甲雄師。

現在,這些本應駐守邊疆的邊軍,竟然出現在了古遼驛,這讓驛丞心中不由生出種種猜測。

“驛丞,看樣子大軍是打算在咱們驛站休整了。”

緊跟其後的年輕驛卒低聲提醒。

他的步伐略顯蹣跚,藏於袖中的手偶爾無意識地顫抖幾下。

這位驛卒也是近年從前線退伍歸來的戰士。

驛丞咽了口唾沫,神色忐忑地頷首,隨即加快腳步,小跑向大軍的前列。

統率著上萬騎兵的馮永逸緊握馬韁,穩坐馬背,目光微垂,俯視著腳下的古遼驛站和迎麵走來的驛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