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兵過如篩。
儘管大明尚未至此地步,但朝廷軍隊仍舊不是地方官府跟百姓敢輕易得罪的。
謹慎的邯鄲縣令,為防萬一,離城時已吩咐縣丞聯絡當地富紳,隨時準備捐助軍需。
“今日先勞煩貴縣,往後可能還需打擾,如有不便,請貴縣及時提出。”
在古遼驛站外不遠的野地,馮永逸攜眾將領,將送糧草的邯鄲縣令等人送到營門。
他滿臉歉意,誠懇地說著。
縣令連忙擺手:“各位將軍昔日為國戍邊灑血,到了邯鄲,我們怎能讓將軍挨餓。”
縣令言辭客氣,馮永逸抱拳行禮:“那就再次勞煩貴縣了。夜已深,我派兵保護你回城。”
話音未落,馮永逸招呼軍官整隊,準備護送縣令返程。
縣令還想推辭,但見部隊已整裝待發,隻好滿麵堆笑,客套致謝後告彆。
夜深人靜,荒野中蟲鳴陣陣。
營地之外,遼闊的草原上傳來了清晰可辨的馬蹄聲響,那是護送邯鄲縣令返回的士兵們。
隻是無人察覺,歸隊的人數較之前悄然增多。
當所有人悄然入營後,一名身形敏捷漢子迅速躍下馬背,快步朝著中軍大帳方向奔去。
帳內,馮永逸尚未就寢,獨自一人借著古遼驛提供的桌案與燭光,挑燈處理軍務。
聽見帳外歸來的馬蹄聲,他緩緩放下手中密件,目光投向那空無一人的帳門,心中若有所思。
直至董立軒那壯碩的身影映入眼簾,馮永逸心底依舊疑惑,何以這般威猛的漢子卻擁有如此柔和的名字。
董立軒,這位改名換姓北上的戰士,快步走近馮永逸。
多年的軍旅生涯,讓本就健碩的他更添幾分內斂的力量感。<b
r>
雙臂肌肉隆起,他恭敬行禮:“末將參見將軍。”
馮永逸示意隨意:“坐下來談。”
董立軒不多客套,點頭就座,隨手自桌案上取過茶具,自斟一杯。
茶畢,董立軒言歸正傳:“河南道局勢劇變,形勢正滑向難以掌控的邊緣。”
馮永逸輕輕回應,沉默不語。
這些年,他從一名普通的上直親軍小旗官,一路攀升至北平都司要職,乃至親王府的護衛首領,更在北平及邊境地帶贏得了屠夫稱號。
對於他來說,河南道的混亂不過是增添幾許戰功的機會罷了。
為了主上,為了報答太孫昔日的恩情,哪怕是再現武安君之事情,又有何妨?
董立軒眼神閃爍,眉頭微蹙,“太孫依皇上旨意,權同天子,朝中大小事務,皆能決斷。”
聞此,馮永逸臉上終於露出幾分動容,是驚喜,也是意外。
“皇上對太孫的恩寵,竟恐怖如斯。”他低聲感歎。
董立軒無聲地翻了個白眼。
“太孫抵達開封府後,夜間便著手扣留河南道官員,並出城處理了盤湖莊大戶的問題。聖旨發布後,太孫迅速對河南道官員進行調整,並啟動改革。”
“經過調查,已有數十戶人家被錦衣衛捉拿,整個河南道已經亂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