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星海拱手行禮,接著道:“那會,人人都誇鐘妍美麗,連她家裡人也覺得女兒能到皇上身邊是全家的榮耀。可沒人知道,鐘妍心裡有多麼想念家人和故鄉。”
“有一天,鐘妍乘船行在河上,望著漸行漸遠的故鄉,不禁痛哭起來。哭聲悲涼,感動了河神。”
“黃河猛然間掀起了巨浪,翻了船隻,把鐘妍帶走了,成了水神,永遠守在故鄉旁邊。”
講完,戴星海自己都覺得尷尬。
眾人也都陷入了沉默。
朱允熥笑了,雙手一拍,發出了響聲。
他望著大家,“看來,關於黃河的故事,大多逃不出這樣的結局。”
潘開朗連忙彎腰行禮:“太孫勤政愛民,如今設立了黃河水利署,微臣主管黃河事務,一定讓黃河安穩,不讓鐘妍姑娘翻船的悲劇重演。”
朱允熥不在意地說:“既是故事,自然不必當真。這也是個警示,如同警鐘長鳴,提醒我們要以百姓的福祉為重。”
戴星海跟石元駒連忙帶著眾官員鞠躬行禮,表示讚同。
朱允熥忽地笑了,眾人的目光中帶著疑惑,他接著說。
“提起來,那條從應天城直通杭州府的新建水泥路,大夥兒都聽說了吧。”
大家紛紛頷首。
應杭水泥路的建設工程,今年在朝廷裡確實掀起過一陣討論熱潮。
剛開始,解縉打算同時啟動三條線路的建設。
最終幾經波折,決定先著手一條。
朱允熥又開口道:“可能你們還不了解,這水泥技術不單用於路上,還被用在了江南無數的河道橋梁上。新建的橋,結實得能承載萬噸重物。”
話題轉到了江南水泥路上,這跳躍讓眾人略感意外。
但細細品味他的話,其中意味深長。
石元駒悄悄抬眼,望著朱允熥身後的浩蕩黃河,心中泛起了疑問。
這水泥技術,能讓洶湧黃河也成為坦途?
戴星海則想,如果水泥技術真有奇效,嘗試一下未嘗不可。
萬一成功,大明豈不是能將黃河這條天險變為通途?
此等壯舉若成,大明將名垂青史,更重要的是,黃河再不會是阻隔南北的障礙,邊境防禦也將得到更有力的加強,南北往來將更加自如。
朱允熥嘴角一揚,他知道橋梁建造的複雜與艱難,並非幾句話就能說明白,更非一蹴而就之事。
建橋跨越天險,遠非鋪條水泥路那麼簡單,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彆。
但夢想還是要有的。
不敢想,又怎能實現世間的種種奇跡呢?
朱允熥嘴角一揚:“望諸位齊心協力,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眼前的這條大河,真能變成通途。”
言罷,他腦海中浮現出一幅景象。
一座由龐大水泥橋墩支撐的橋梁,橫跨過曆史悠久,曾讓無數人擺渡的河流。
橋上,堅固的鋼結構如同龍脊,鋼軌堅硬,連接南北。
驀地,大地響起低沉的轟鳴,天際升起一股純白的蒸汽,直衝雲霄。
一列蒸汽火車,拉著一串串巨大的車廂,在鋼軌上轟隆前行,車窗後是披甲的明朝軍官和往來探親訪友的百姓,他們的臉龐在煙霧中時隱時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