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念頭一起,許星闌眼珠子猛地瞪得圓滾滾,盯著前麵的解縉:“老師。”
解縉回身:“你去東宮,請太子到奉天殿。我到宮外發旨,召集群臣進宮。”
思路清晰後,許星闌輕聲問:“老師是想去看看城裡現在什麼樣嗎?”
解縉頷首:“中原若亂,京城豈能獨安?現在說不定已亂得不成樣子。”
解縉憂心地說著,腳下步伐不禁加快。
抵達奉天殿廣場,解縉與許星闌分頭行動。
解縉離了西長安門,打算吩咐行人司召集百官入宮。
邁出皇城大門,他發現西長安街跟衡靖街上的人流比平日稠密許多。
多數人朝通政使司衙門方向湧去。
有人見解縉出城,立即蜂擁而來。
“解學士,解學士,宮裡現在啥狀況?”
“解學士,今日通政使的奏報,皇上知道了嗎?”
“河南,山東逆賊作亂,朝廷為何遲遲沒有消息。還望解學士為我們解惑。”
“……”
第一個人上前探聽消息後,越來越多的官員圍聚過來,使得解縉一時難以動彈。
解縉望著人群,麵色凝重,眉宇不自覺擰緊。
“本官奉命前往行人司傳達聖諭。”
言罷,解縉目光掠過擋在他前頭的一位官員。
那官員聞聽聖諭二字,肩膀一顫,對上解縉的眼神,連忙側身跳開,讓出路來。
路暢通後,解縉心裡鬆了口氣,加快步伐向行人司行進,而那些得知中原動蕩的官員們則緊隨其後。
解縉進入行人司不久。
承擔傳達聖旨職責的行人司立刻全員行動,瞬間如潮水般湧出,分赴各部司衙門傳達旨意。
應天府官衙中,人人都亂了手腳。
而五軍都督府,就在這一片忙亂中,不動聲色地派遣精兵強將,親自登上城牆鎮守,還增派了一大批京兵,牢牢守住城牆。
……
潼關。
自古以來就是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被譽為畿輔第一險隘。
跨越潼關東麵,進入河南山東;向西進入潼關,則是關中山西。
潼關背後,曾孕育出無數輝煌王朝,書寫著夏商周,秦漢隋唐的壯麗史詩。
數日前,大明秦王府的三支親衛軍突破潼關,迅速東進,連克數地叛亂,進入河南府。
抵達撫平縣時,因遭遇叛軍抵抗,便在白鐵縣駐紮。
秦王府的三支親衛軍分兵南下,平定河南道陝州府南部叛亂。
麵對河南府2萬兵力及數萬叛亂鄉勇,撫平縣留有近2萬人馬,特彆是5000人的河南府屯田衛所,嚴重阻礙了秦王府三支親衛軍東進。
僅剩5000疲憊的士兵,儘管聲勢浩大,但麵對撫平縣的重兵防守,他們無計可施。
“撫平縣後是新安縣,接著是洛陽。若不攻下撫平,繞道取洛陽將麵臨兩麵夾擊的危險。”
營地前,秦王府的將領們凝視著白鐵縣東側的撫平縣城,滿麵愁容。
“最新軍情,河南道的都指揮使已平定了朔縣叛軍,但為了防止登封的叛軍北上,截斷朔縣的退路,陶將軍沒有急於西進攻占沽鶴。”
“這麼說來,我們的軍隊跟陶將軍的隊伍,都麵臨著相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