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迅速恢複鎮定,收斂起麵上的焦慮與憂心,抬頭以微笑回應劉建安。
他拱手行禮道:“臣今日於文淵閣處理奏折,朝中有難題需向皇上請教,故而來此。不知……劉公公這是要去哪裡呢?”
劉建安望著剛才還愁容滿麵,轉眼卻笑臉相對的解縉。
眼角一掃,又瞥見緊跟解縉身後,低頭不語的青年綠袍官員。
“前幾天太孫府來宮中問安,宮中娘娘們十分高興,命內務準備了些禮物,我正要送去太孫府。”
言畢,劉建安稍退一步,讓出路來:“解學士日夜為國事操勞,勞苦功高,令人欽佩。我先帶學士進去麵見皇上,之後再去太孫府不遲。”
解縉連忙拱手:“公公若另有要務,臣不敢耽擱您。”
雖有意推辭,卻見劉建安已側身立於宮門後,示意速入。
解縉知無法推托,隻好微笑頷首,回頭望向許星闌。
“等會兒麵見皇上,一切由我陳述,你旁聽即可。”
許星闌輕輕頷首,隨老師步入。
雖未曾入過奉天殿,卻首次踏入了皇帝寢宮。
“皇上,解學士求見。”
劉建安引領解縉直入乾清宮內,留下師徒倆在前殿。
自己則至內殿門前,恭敬稟報。
不久,內殿傳出輕微的回應聲。
劉建安這才轉身:“學士,請進。”
說話間,劉建安的目光不經意在許星闌麵上多停留了幾秒。
如此年輕便被引入內廷官員,實屬罕見。
解縉領著許星闌,輕步邁入內殿,穿越長簾,二人便見皇帝正倚榻而坐,手中翻閱著近日的要務文件。
“微臣拜見皇上,願皇上萬安。”
解縉緊跟在許星闌身後半步,彎腰行禮。
朱元璋隻披了件單衣,慵懶地倚在長條形的軟枕上,麵帶微笑,眼角一挑,望向快步而來的解縉。
接著,一臉詫異地望向許星闌。
依朱元璋所知,解縉並不常在朝堂上與同僚親近,更彆說親自引薦一位年輕小官前來覲見。
人們常說,簡在帝心。
但若皇帝連你的模樣都不識,何談恩寵?
很多時候,能讓皇帝眼熟的官員,隻要表現尚可,無惡名在外,官運通常不會差到哪裡去。
解縉也開始為後輩在官場上的晉升鋪路了嗎?
望著麵前的二人,朱元璋心中暗自揣摩。
他漫不經心地揮揮手:“咱很好,無需多禮。說吧,這時候來,有何要事稟報?”
解縉留意到皇上氣色不錯。
近年來,朝廷政務大多已實際移交給朱標處理,唯有涉及國家根本的大事,朱元璋才會過問。
不過,接下來皇上的心情恐怕會有大的變化。
解縉心中猶豫片刻,意識到自己應當先去東宮請示朱標,再提覲見之事。
如今,卻成了他獨自帶著學生麵對皇上。
見解縉遲遲未言,朱元璋愈發熱切地認為,解縉確實在為這位年輕後輩的前程打算。
朱元璋輕笑一聲,轉向許星闌:“咱看你麵生得很,你叫啥,在哪個衙門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