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不利太孫的流言(1 / 2)

此刻聽到確切消息,心中不由泛起了波瀾。

許星闌拱手低聲問:“老師是想讓學生在吏部,協助石學長推動政令嗎?”

利用文選司來平衡可能的反對聲音,是個好策略。

許星闌自認已揣摩到老師的意圖。

然而,文淵閣中卻傳來解縉輕笑。

見許星闌一臉困惑,解縉笑容滿麵地擺手。

“協助?不儘然。”

解縉整理了一下衣袍,言辭堅定:“考公法即便在朝中有異議,最終也必將從交趾道推廣至大明各地及各部門。”

許星闌猛然一怔:“那老師派學生去文選司……”

解縉頓時正色,目光鎖定許星闌:“這是皇上旨意,朝廷官位空缺,豈是我們能私下決定的?”

“學生受教。”

解縉歎道:“讓你赴文選司,是因考公法確立後,需要公正之士選拔人才,為朝廷引來賢能,開啟大明盛世。”

心學進士受青睞,已是朝堂不言自明的規則。

啟用心學進士掌管吏部文選,無疑是要選拔心學中的精英。

許星闌恍然大悟,自己赴文選司的真正目的。

同時,他也領悟了老師最初暗示不願他與將門女子聯姻的原因。

許星闌揮袖作揖:“學生定不辜負聖恩,不辜負老師教誨。”

解縉擺擺手,於九邊的奏折上勾畫幾筆。

隨後輕聲道:“大明官員逾2萬,雖不及前朝官僚冗雜,但未來,朝廷還要增多少官?近來進士人數近千,豈能個個授官?”

“考公法推行在即,文選司務必肩負起革新重任,讓大明常青不衰,遠離腐朽。”

許星闌重重頷首:“學生記住了。”

解縉輕輕應了一聲,他教學一向言簡意賅,覺得說明白就完事,學生能不能領悟,全憑各自本事。

正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好在,許星闌是個機靈學生。

否則也不可能在眾多心學進士裡脫穎而出,被他推薦給朱允熥,即將擔任吏部文選司主事。

處理完這些雜事後,解縉終於能靜下心來審閱奏折摘要。

許星闌則在一旁研墨,整理他批閱過的奏章。

邊境的奏折摘要標點完畢,許星闌隨即送至文淵閣外。

外頭自然有人接力,將這些批注過的摘要繼續傳遞。

最終,那些國事奏章會被分送到朱元璋和朱標那裡。

通常,九成九的奏章是送往朱標那裡。

僅有極少數送至皇帝案頭,同時也會抄送朱標一份。

這就是大明每日政務運作的常態。

在這樣的快節奏下,解縉審閱到了最後,關於各地事務的總述部分。

片刻審閱後。

解縉肩膀一顫,不由低呼一聲。

許星闌滿臉疑惑,走上前問道:“老師,怎麼了?”

解縉立刻抬頭看著許星闌:“你沒看過今天的各地總述嗎?”

許星闌茫然地擺手:“這些通常是通政司文書負責記錄,我今天沒看。”

“不好。”

解縉失聲驚呼,臉麵色愈發難看。

許星闌再次追問:“老師,究竟怎麼了?”

砰!

解縉手中握著的奏章,丟在了許星闌麵前的桌案上。

許星闌連忙拾起,急匆匆地翻閱。

這時,解縉已站起身,慌張道:“事態嚴重了。通政司那邊肯定泄露了消息,應天府恐怕已經人心惶惶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