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讀過的軍情報告中,常描繪百姓在戰火麵前的恐慌無措,乃至成為城防失守的托詞。
而今開封城內,卻未見分毫報告中的亂象。
更令溫旗意外的是,那些小吏也親身參與,和百姓一樣,搬運守城之需。
官民團結,確是罕見,卻也讓溫旗心中五味雜陳,非但無喜,反添沉重。
他喉間逸出一抹苦澀的嗚咽,雙腿一軟,癱坐在地。
朱允熥清晨失蹤,至今未歸,而河南道的叛賊已近在咫尺。
城中上下能如此團結抗敵,一半是因官員親率民眾守城,另一半,則是因為大家深知朱允熥與他們共守此城。
萬一官民得知朱允熥失蹤的消息,後果不堪設想。
溫旗簡直不敢深想。
他的仕途,大明內宮的輝煌前程,似乎剛起步就因朱允熥的失蹤而麵臨終結,要麼賜死,要麼流放皇陵守靈。
但即使要死,也必須先找回朱允熥。
想明白這些可能,溫旗站起身來,正欲集合人手親自搜尋,卻發現小內侍和周王府的衛士早已整裝待發於院中。
溫旗清了清嗓子,神色堅定地說:“隨我再尋太孫蹤跡。”
大家深知,溫旗此刻內心的焦灼源於何處。
隨著溫旗一聲令下,眾人緊跟其後,毅然出發。
……
開封西城。
這裡直麵的是洶湧的敵潮,兩萬多從洛陽城湧來的叛軍鐵騎,已黑壓壓布滿眼前。
這批叛軍中中有河南府屯田衛所的正規軍,裝備齊全,攻城器械一應俱全,仿佛是大明軍力縮影。
就連那些笨重的攻城火炮,也被他們從洛陽拽來,安置在吱呀作響的木車上,車轍深深刻進泥地。<
br>
一眼望去,各式火器等攻守器械,無一不在顯示著叛軍的準備周全。
城牆之上,目前的守城力量主要由開封各司衙門的差役跟富家仆人臨時湊成。
都指揮使司的將官們分散在城牆上,督戰這些非專業士兵。
城外叛軍氣勢洶洶,隱約能聽到他們呼喊要活捉朱允熥的聲音,但西城牆上卻異常寂靜。
城樓之內,新上任的河南道左布政使戴星海,麵容凝重地注視著城牆下的叛軍。
他身前擺著一架年代久遠的古琴,據說這琴源自西漢。
是城裡某大戶人家得知戴大人要在城頭對叛軍彈奏一曲《痛不欲生》特意送來的。
然而此刻,戴星海並未觸碰琴弦。
他的麵前站著幾位剛到的差役,其中一個小心翼翼地說。
“戴大人,我們還沒能找到太孫蹤跡……”
那差役抬頭,接著道:“我們趕到太孫住的彆院時,發現院門半開,進去後,院內空無一人……”
戴星海的指尖輕輕一拂琴弦,城樓內響起沉悶的嗡聲。
他輕聲問道:“各司衙門都知道這事了嗎?”
差役回答:“今日情報一直反饋叛軍動態,都指揮使司忙於防務,按察使司嚴防城內異動,知府衙門則忙著動員百姓守城,都沒注意到此事。”
戴星海又在琴上輕彈一音,琴聲清冷,穿透城牆,飄向遠方。
那差役沉吟片刻,緩緩道:“大人,莫非……太孫他們已……”
“大膽。”
戴星海一臉寒霜,目光如刀射向那差役:“不會說話就閉嘴。”
差役身體一顫,連忙認錯:“小的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