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邀請到皇宮看雜耍(1 / 2)

翟善感覺腦中嗡嗡作響,這群人軟硬不吃,他孤身一人,唯有怒火中燒。

強忍嘴角因緊咬而生的痛感,翟善一遍遍耐心解釋。

“誰人散布朝廷意欲剝奪優待的謠言?這般無中生有的言論,朝堂從無提及。身為朝臣,本應耳聽八方,明辨是非,怎能輕信流言?”

“翟大人,試問何故此類事件偏巧發生在太孫問責孔氏,將其族人押解回京的途中?”

一位監察禦史眼神堅定,直視翟善。

“我輩雖不知道太孫掌握孔家何種罪證,可這削減士子待遇的風聲,恰好與此事並發。為天下士子及後世考量,我等的憂慮,豈非正當?”

翟善雙手緊握成拳,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謠言便是謠言。隻要皇上未下詔書,此事便絕無可能發生。爾等的憂慮,自然煙消雲散。”

“我等期望能麵聖之後,親耳聽到皇上所說。”

那紅袍禦史反駁翟善。

今日這等情境,皇上又怎會輕易接見這些請願之人?

翟善心中焦急如焚,眼角餘光掃過身旁的其他四位尚書。

剛以氣勢震懾過人群的茹瑺微微垂首,“今日府上可是燉了肉?”

旁側的任亨泰聞言皺眉,轉頭望向茹瑺。

任亨泰麵上閃過苦笑,明白茹瑺這是在巧妙提醒他出麵,儘快找個法子,讓午門前的人群散去。

任亨泰麵容已凝重:“你們這是把皇上往絕路上逼啊。平日裡誦讀的聖賢書,都忘到腦後去了嗎?君有君道,臣有臣責,那些教誨都忘記不成?”

“此刻跪在這裡,就是在向皇上施壓。皇上肩扛天下,為萬民之父,我們作為臣子,本該竭誠侍奉。”

“你們今日行徑,在朝廷眼裡,是背離忠誠;在君父麵前,是違背孝道。忠孝兩失,何談仁義?難道,連身後的名聲也全然不顧了嗎?”

就在這時,紅衣官員背後,一抹青衫挺身而出。

似乎是五寺的年輕卿官。

“翟大人,皇上固然是當世君王,但同樣是後世子孫的君王。您先前之言,下官實難讚同。我們此舉,並非對君王施壓,而是出於臣子的責任感。”

“擔心後世學子,才會有今日之舉,哪裡是施壓呢?”

翟善微張著嘴,驀地體會到往昔那些貴族斥責文官的話語,竟是如此一針見血。

這簡直就是一團理不清的亂麻。

你有你的大義,他講他的道理。

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時,鬱新朝前邁步,目光掃過翟善幾人,隨即轉向前方同僚:“各位,請回吧。若皇上有意相見,早已傳召各位。今日之事,皇上心中自有定論。”

“待我隨後稟明皇上,大家再行覲見,將一切和盤托出,彆讓朝政因此延誤。”

鬱新這一發言,午門之下瞬間沸騰起來,眾官員議論紛紛。

“既然皇上已經了解這裡的事態,就應當接見我們。”

“為什麼皇上不肯見我們,難道有小人在背後作梗?還是說,皇上真的默認了外界那些謠言,真要剝奪天下文人的前程跟待遇?”

“皇上這是想讓世上文人寒心嗎?”

“這世上有多少人,埋頭苦讀,隻盼著科舉為官,有朝一日能為皇上分憂,治國理政。”

“大明朝立國至今僅28年,享28年太平,皇上難道要放任奸佞橫行,讓這國家重回28年前的動蕩不安?”

大明官員們紛紛歎息,麵容淒苦,個個愁眉不展,滿是憂國憂民之色。

此時,端門外,又響起一陣喧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