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孤是在通知你們,不是在和你們商量(2 / 2)

“太孫,真要讓天下文人心寒嗎?”

“我朝建國至今不過28年,皇上初登大位,除舊布新,重振中原正統,安定萬民,無奈時下人才稀缺,賢士隱於山野民間。”

“皇上不惜財帛,重建書院,扶助老幼貧苦,尊賢禮士,經曆二十八春秋,朝中官位仍頻現空缺。國家培育士子,進士出身即為天子門生,天子廣納賢才於四海。”

“朝中官二萬八,而天下文人何止十萬。就算有錯,怎能讓所有文人背負罪責?臣本才疏學淺,無鴻鵠之誌,卻也見大明盛世可望。”

“太孫年少英傑,朝中一時梗阻,時日尚多,可徐徐圖之。治理國家如燉小菜,需文火慢工。太孫因一時之事,波及無辜,將來子嗣若承此風,隻怕烈火烹油,瞬息間大廈將傾,國基何安?”

“臣今日死諫,望太孫三思慎行,為江山社稷考慮。”

諫言落下,任亨泰匍匐於地,用力地磕著頭,聲音哽咽。

朱允熥眼裡是前所未有的毅然。

他看著那些幾近瘋狂哀號的大臣,“本宮並非在與諸卿商議。”

“而是在通知你們。”

言罷,朱允熥轉身,步入午門。

“太孫。”

“太孫。”

“臣懇請太孫收回旨意。”

“太孫,社稷不可亂啊。”

“……”

任亨泰聲聲呼喚,悲痛至極。

茹瑺把昏倒在地的翟善扶起,麵色蒼白如紙。

突然,

他怒目圓睜,轉望旁邊的鬱新跟張襄。

鬱新與張襄悄然轉頭,見到茹瑺一副吃人的模樣,二人不由得一震。

“這就是你們想看到的?”

茹瑺怒聲低吼,眼中幾乎要冒出火來。

鬱新眉頭擰成了結,不自覺地哆嗦了幾下。

張襄冷不丁嗤笑一聲:“皇上還沒發話,天下讀書人的厚待現在並沒有取消。難不成皇上真要像太孫那樣,讓天下書生寒心?真想看著社稷動蕩不成?”

咚咚。

午門深處,朱允熥背影已然遠去。

隨即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正從那城門洞裡往外湧來。

正是今天被召進宮,與皇上一同觀戲的百姓,在劉建安的引領下,緩緩步出皇宮。

或許是因為進宮前發生的那一幕,使得原本愛聊家常的老人們,此刻也失去了對午門前官員們的指責興趣。

可他們的眼神中,依舊充滿了好奇。

官員們看著這群離去的百姓,心裡麵涼颼颼的。

朱允熥之前那番話,此時依舊如烙鐵般刻在他們心頭。

大明功名特權即將成為曆史,皇族以外,眾生皆平等。

今後,即便是麵前這些白發老者,也無需再對他們行禮?

在任亨泰幾人看來,劉建安隻是送百姓出宮,卻沒料到他出了午門竟停下腳步。

一個小太監從劉建安背後走上前來。

眾人眼眸瞬間緊縮。

那小太監雙手托著一卷明黃色聖旨。

聖旨交到了劉建安手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