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書報局的討論(1 / 2)

“皇上,是個愣頭青,已被小的打發走了。”

回到寢宮的劉建安,彎腰站在偏殿裡,低頭稟告。

他麵前正是朱元璋。

朱標與朱允熥分坐兩邊,他們爺孫三人中央,鋪展著一幅大明地圖。

最新繪製的大明十四道地全圖。

尤其在最南端,新征服的交趾與占城以西,還有一片相當於半個中原的廣闊土地,被虛線圈入其內。

朱允熥瞥了一眼重返的劉建安,最終靜靜地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輕應一聲,驟然笑道:“這劉遠確是有幾分膽色。”

朱允熥一時沒反應過來,皇爺爺這話話裡有話啊。

劉遠是誰?

朝廷上下誰人不曉,他原本是自己的貼身護衛,後來被安排進了錦衣衛,沒幾年就爬上了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的高位。

朱標插話道:“蔣瓛的指揮使之位的倒是穩如泰山。”

朱元璋輕哼哼,側過臉看向朱標:“太子覺得今日之事該如何收場?”

朱標恭敬回道:“全憑父皇聖斷。”

朱元璋目光轉向朱允熥,手指輕點朱標:“學著點你父親,整個大明,就數他心眼兒最多。”

朱允熥樂嗬嗬的附和著,堆滿笑容頷首稱是。

朱元璋話鋒一轉:“咱家大門口都讓他們鬨騰兩天了,眼下才趕他們,已然是給足他們臉麵了。”

這時,朱允熥才開口道:“孫兒認為,朝政恐怕還會停滯一段時間。今天劉遠驅散百官之舉,又給了他們一個發難的緣由,下次上朝,必定還有一番風波。”

朱標聞言皺眉,看向朱允熥:“既已有所打算,便不可猶豫不決,需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中樞如果搖擺不定,何以讓天下人誠服?”

朱元璋適時接話:“瞧見沒有,我說得好好向你父親學學吧。”

朱允熥撇撇嘴說:“眼下關鍵不在應天城裡頭,得看各地的動靜。我不想老百姓再遭罪了。國家安定20多年,也該讓天下百姓安心過日子了。”

“北方讀書人少,藍玉跟沐英兩位大將又領兵在外,隻要直隸、湖廣彆出亂子,文人士子那邊就翻不起風浪。”

朱元璋聲音洪亮,像是給人一劑安心針。

朱標也在旁便連連頷首。

朱允熥垂首看著最新的大明地圖:“大將軍在南方已經駐紮數年,新收複的地方要漢化還得慢慢來,看看能否找個機會遷些中原百姓過去?”

朱允熥突然提出這建議,背後的意圖顯而易見。

朱標往後一靠,倚在椅子上:“以前交趾那邊嘗試過遷徙中原人。占城那邊挨著新征服的地域近。”

“不如先從占城開始遷入百姓,等大將軍把局勢穩定了,再通過占城逐步西遷,這樣既能省國庫的開支,又能迅速挪建新居,不讓百姓路上吃苦。”

朱元璋頷首:“等這次風波平定後,就著手辦這事。”

朱允熥接著道:“曹國公在倭國呆了3年,眼下倭國南北兩邊都安穩了些,朝廷是不是該多派點兵馬,保護利益?”

朱元璋擺擺手:“倭國的事不急,咱們兵力得用在刀刃上。萬一倭國真有變動,就讓李景隆的人自保,撤到百濟去,到時候我們有的是理由反擊。”

這是人存地在的策略。

朱允熥沒再多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