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涼國公長子拜訪常府,大明武將子弟的出路(1 / 2)

繆良哲又說:“我平日多在上林苑監,不太清楚你們這幫師兄弟各在哪些衙門,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入朝為官。但我想,未來國家還得靠你們。”

“這次改革觸動了讀書人的利益,或許會讓你們心裡有些不滿。但太孫說得對,天下人本就該平等,哪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上次我與解學士閒聊時,他隱約透露,國家財政如果寬裕了,減少地方上貪腐,朝廷自然會考慮增加俸祿,定不會讓大家餓著肚子做事。”

功名利祿牽動著每位書生的心弦。

在座的青年才俊,無一能對此等大事漠不關心。

許星闌目光一轉,“諸位可知,午門之前群臣之景,實乃我輩警醒的鏡子。”

今日書報局內的文雅集會,意在安定那些初入仕途的心學門生與年輕官員。

一旁陪同的薛嘉運,作為書報局代表,麵帶笑意。

“眼下開國公於南境拓疆擴土,地廣人稀,若能斥資購得些許田地,雖有畝數上限,卻也足以保障自家與親人衣食無憂。”

土地在大明,無論是九五之尊,文臣武將,還是平民百姓,皆視為至寶。

薛嘉運這一言,似是觸動了眾人心中漣漪。

“薛兄所言之事,我也略有耳聞,可一人限百畝,這數量未來是否會調整呢?”

“一家老小五六口,五六百畝良田,生活自是無慮。但我不解,難道真要親身前去耕耘?所得又當怎樣運回家裡?”

“我心中也有疑惑,朝廷日後將如何安排……”

“……”

心學門生們紛紛表達內心困惑。

繆良哲表麵上說對心學人士不甚了解,實則私下早已打聽過,對提出問題的門生麵孔,了如指掌。

此次文會,事先得益於解縉透露的文淵閣內部消息,加上許星闌的默契配合,繆良哲的回答顯得誠懇且穩健。

不同於書報局內溫言撫慰,文官黯然,滿城開國武將們則是喜形於色,相互慶賀。

儘管這批武將並未直接參與其中,內心深處卻莫名感到一陣舒暢。

近年來大明逐步安穩,那些武將們也都上了年紀,文臣們在政壇上嶄露頭角。

就算有皇上信任,武將們還是免不了磕磕絆絆。

想給士兵發糧餉得找兵部,戰場上立了功也得通過兵部,連守衛地方軍隊調動有時還得跟吏部打交道。

五軍都督府理論上管著全國兵馬,可實際上這權力處處受限製。

眼下文官們被錦衣衛請出皇宮,皇上更是直接下旨,取消了功名待遇,這一招明擺著是對士紳文官們的打壓。

這樣一來,武將們日子總算是比以前滋潤了些。

要不是中山王府跟開平王府私底下打招呼,讓收斂點,估計眼下滿大街都飄著慶功酒香了。

砰砰砰!

一群穿著武官服裝的功臣後代騎著馬停在了開平王府門口。

隨行的護衛踏上台階,敲響大門。

中門邊的小門被拉開一條縫,常家管家探頭向外望。

“藍公子怎麼親自來了?”

藍玉長子藍春帶著京師幾家功臣子弟,立在門外。

“家父常年領兵在外,為國出力,這兩年家裡多虧常三叔照拂,今天特意來,是要當麵感謝常三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