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中原地盤擴得差不多了,曆代王朝就開始窩裡鬥,爭那些越來越少的資源,一天到晚掐來掐去。
老百姓呢,就成了最倒黴的犧牲品。
一個天災,或者人禍,都能讓這天下翻個底朝天,到處烽火連天。
不過眼下大明走了條不一樣的道。
文官無法一手遮天,功名厚待已經沒有了,士大夫的好日子到頭了。
武將跟士兵們,都被鼓動著往外闖,為大明開疆擴土,讓大明錢袋子鼓起來。
這就是朱允熥琢磨了好幾年,想出來的法子。
可能也就管一陣子,說不定將來有人搞破壞,但目前這是最好出路。
而更深層次的改革,朱允熥深知,就眼下中原這生產水平,門兒都沒有。
關鍵還是得生產力上去。
這是基礎。
朱允熥這邊安撫著功臣,常森那邊咳了一下,扭頭看看周圍這些共事多年的同僚。
他要給這些人提個醒。
常森拱手道,“我們都明白太孫意思,國家興盛,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子孫若無能,便安享家中平淡生活。若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得敢於冒險,自立更生創造未來。”
“先輩打下的基業屬於先輩,子孫的輝煌需自己奮鬥跟爭取。”
常森這話說得直白,就差指著在場武將的鼻子說:彆想著靠祖上的蔭庇混一輩子。
朱壽、桑敬他們連連頷首答應,讚同的聲音此起彼伏。
話說到這份上了,太孫心思已經很明顯。
朝廷是打算繼續往外拓展,征戰四方。
當朝功勳們也彆總想著安逸享受了,想要富貴,就得自己去掙,軍隊裡頭,誰有誌氣,誰就能闖出一片天。
朱允熥淡笑:“這次恢複秦法軍功爵製,於五軍都督府之上,本宮已上書重建大都督府,統領五軍都督府,入駐武英殿,參與文淵閣的軍政討論,與文臣共商國事。”
“兵部職責將調整為招募士兵,武器製造及軍戶製度也得變變樣子,弱不禁風者不可入我大明雄師。”
實行軍功爵製意味著戶籍製度也必需革新。
朱元璋開國那時候定的戶籍製度,是應時而生的,但要大明萬世興盛就不一定合用了。
有了軍功爵位,還怕沒人樂意當兵?
隻要朝廷發下聖旨,朝廷封賞廣傳,老百姓看當兵的都有地有身份,自然個個都眼饞著想參軍。
大夥兒一瞅見,中原以外頭原來藏著數不清的好玩意兒。
哪怕像交趾那些地界,在咱中原人眼裡是窮山惡水,毒蟲瘴氣到處竄,也攔不住大夥兒的心火。
哪怕是西域遠隔萬水千山,沙漠戈壁擋道,也擋不住他們前往探索。
就像風浪翻滾的大海,危險深不可測,但也藏著無數寶貝,引得人們駕船出海,往深處探。
把大明從窩裡鬥的局裡拽出來,往外麵發展,把家裡頭的矛盾轉移到外麵去解決。
隻要大明這艘船永遠向前開,那就永遠強大。
台子上的老將軍們,喘氣聲重了,臉蛋也泛起了紅。
皇太孫的話,還在他們耳邊打轉呢。
重建大都督府,管著五軍都督府,進武英殿,上文淵閣,改革兵部。
這一項項的新舉措,一項項的革新,如擂鼓敲在在這些老戰將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