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新任兵部左侍郎,鐵鉉深知需身先士卒,以行動引領士氣。
遺憾的是,他親自上陣殺敵的願望,似乎難以實現。
轟隆巨響突兀而至。
戰場邊緣,炮聲乍響。
隻見一枚炮彈挾帶熾熱火光,狠狠砸入正洶湧圍攻的倭人群中。
炮彈落地,瞬間爆裂,強烈的衝擊波將眾多倭人掀翻,碎片如狂風掃葉,殘忍撕扯著那些單薄的身軀。
刹那間,血肉橫飛,斷肢遍地。
那是大明火炮。
源自大明水師戰艦上的重火力炮。
僅次於應天府城牆上的最新式重炮。
不容鐵鉉多想,緊接著是連綿不絕的炮聲。
整個戰場被轟鳴籠罩,憤怒的炮火如天降之火,密布在明軍周圍的每一個角落。
轉瞬之間,天際被鮮紅塗抹,仿佛天空也為此泣血。
倭國一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可是,當明軍將裝備於水師戰艦上的新型火炮,搬運至陸地戰場,一切頑抗都在無情的炮火轟擊下化為烏有。
戰事初起,不過是血肉之軀的較量。
爾後,它演變作一場全方麵的較量。
人不再是唯一的主角,更強的新式武器,悄然間占據了戰場的主宰地位。
大明的軍火庫尚未迎來真正的殺戮機器。
不過,新鑄的炮管趨向合金,能耐住更密集的火力洗禮。
炮彈的威力升級,飛行得更遠,破壞力更強。
那些盤踞邊疆的昔日元朝餘部,或能依賴他們與生俱來的騎術,在明軍炮火的呼嘯中疾馳閃躲。
至於倭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日薄西山,天際一抹橙黃交織著不祥的暗紅。
黑煙縷縷,自大地騰起,搖曳升空,終被晚風揉碎於雲端。
遠山之間,林火肆虐,借風勢蔓延,吞噬著深邃的林莽。
火海中,樹木爆裂的哀號,與山巒的悲吟交織成曲。
數匹傷痕累累的倭國馬,自火海中驚恐奔逃,一路血跡斑斑,皮肉翻飛。
它們在山林邊緣的荒野上踉蹌奔跑,終是悲鳴一聲,頹然倒地。
旁邊起伏的地表,細流潺潺,近看才知那是汩汩流淌的鮮血。
血河之上,夕陽如血,映照著地上歪斜的戰旗。
旗麵破敗,隨風輕擺,如同遲暮老者,生命力之火奄奄一息。
倭國馬的悲鳴漸漸微弱,遠處火光隻是默默照耀。
風,也似乎在這一刻靜止了。
在那片被鮮血浸透的荒野上,時不時地飄來低沉聲響,夾雜著斷斷續續的刀劍碰撞與痛苦呻吟。
柴昊強屬於東征軍隊的一員,擔任總旗官一職,手下管理著5名小旗官跟50名士兵。
作為這55人小隊的首領,柴昊強直接向他上司百戶負責,並接收傳達下來的各項指令。
而此刻,柴昊強接到的命令,是要帶領手下士兵們,悄悄摸查到戰場的最外圍。
“要是遇到還有氣的倭人咋辦?”
“軍中補給尚未到達,一切行動以保證全軍存活為首要。”
這是不久前,柴昊強與百戶之間的一段對話。
這位百戶是剛上任的,據說出自軍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