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難道,大明真的要封王了(1 / 2)

柴昊強頷了頷首,這些文官他不認識幾個,可像曹震這等武將他還是知道的。

“京都城平定後,大將軍又下令圍攻新木家族。連攻五天未曾拿下,火炮炸了十七門,這事兒晚些時候大都督府、兵部、工部都會收到報告。”

“圍了新木家整整五天,城終是破了。這才發現新木家使的那些下三濫招數,拿老百姓頂在前頭做擋箭牌,搶了百姓糧食自己吃。”

“我方軍隊進城,滿城百姓沒有一個活口,全被倭人害了。倭人抵死不降,我軍隻能與之殊死一戰。”

大明乃可是仁義化身,誰也甭想說大明半點不是。

柴昊強講完話,眼角餘光掃了掃周圍老臣,心裡頭又默念了一遍鐵先生臨行前的叮嚀。

鐵先生真是個大好人。

柴昊強心裡琢磨著,鐵先生哪該跟倭國那幫粗人混一塊兒,他本該坐在這文淵閣裡頭的。

鐵先生說的每句話,柴昊強都當作金科玉律記著。

鐵先生還告訴他,隻要不亂說話,把他交代的都說了,東征兄弟們就能少吃苦頭,在倭國道辦事也更順暢,也就沒那麼多兄弟犧牲了。

柴昊強清了清嗓子,接著往下說。

“自從攻下了新木家老巢,四周就不斷有倭國南北兩朝的殘兵敗將搗亂,還有散兵遊勇禍害鄉裡,搶東西、殺人。”

“為了倭國道百姓,為了咱們東征大軍能穩住陣腳,更為了國家安寧,大將軍下令,讓大軍分散到倭國道各地,清除叛亂。可亂賊每到一個地方就是一場屠殺,不留一人,到處荒沒有人煙。”

“我軍每到一處,首要是清叛,同時儘力安置當地的百姓。我上船回京前,已經收留3萬多倭國道百姓。大將軍吩咐我回來請示朝廷,這3萬多人,該怎麼辦?”

“是讓他們繼續住在倭國道,還是遷到彆地,還請各位大人給個明確指示。”

仁義。

肩負大明使命的遠征軍隊,在倭國道的每一步都是為了仁義。

柴昊強總算講完了。

內閣中,眾人仿佛看到李景隆手握沾血長劍,滿身浴血,卻堅稱明軍所為,全是為倭國道考量,無一不仁義。

他李景隆,打算蕩平倭國道萬民。

任亨泰的臉深深埋下,心中湧起無奈的歎息。

他歎的不是倭人的絕望,而是歎息大明已非昔比。

如此明軍作風,未來究竟將帶領他們走向何方?

身為大明首位內閣首輔,心中滿是憂慮與困擾。

必須確保明軍鋒利無匹,但也不能讓它成為自傷的雙刃劍。

某一瞬,任亨泰覺得他有些嫉妒翟善。

翟善依然掌管百官,無需操心國家的方向。

而他坐在這個位置,就必須考慮國家未來。

龐澤眉頭緊鎖。

他反複審視多次,找不到遠征軍凱旋的報告有何不妥。

開疆拓土既成事實,朝廷繼而治理倭國道。

遠征軍在倭國道的所有舉措,自然被視作仁義之舉。

要說服他人,先得說服自己。

龐澤不願淪為如張襄那般愚鈍的人。

因此,這位本應監督朝綱的左都禦史,隻能默默保持不語。

朱允熥沉默良久,這才重新注視著柴昊強。

“你先退下,朝廷自然會為你們安排妥當,在京師好好休整,將來還有新的使命等著你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