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豈能滅個小國就能封王(1 / 2)

大明皇朝竟要出兩位活著的非皇族王爺?

朝廷啥時候變得這麼大方了?

徐輝祖強忍著提出外調領兵的衝動,拱手行禮。

“回太孫的話,若是要表彰東征軍的功績,南征軍的英勇自然也該在今天一並討論,這樣才能顯出朝廷公正,不讓邊疆將士心寒。”

這話一出口,徐輝祖心裡免不了有點失落跟無奈。

記得當年,中山王府那可是壓過開平王府的。

眼下倒好,常升領兵南征有望封王,而中山王府隻能靠回憶過去輝煌來自我安慰。

他眼下雖是內閣臣子。

但中山王府是大明建國功勳之家,走的是武將門路。

內閣大臣的權勢再大,也比不上一個與國家共存亡的王爵來得尊貴。

雖說這樣的王爵,死後並不會傳給後代。

但王爵尊榮在徐家眼裡,顯然比內閣大臣更有分量。

“南征大將軍平定安南、占城,大軍一路西進,連年征戰在外,其功至偉。”

石偉毅出聲道。

回京前,他是大明最年輕的疆域大員,也是首位親身經曆增設疆域的官員。

對於南征大軍及常升的功勳,石偉毅最有發言權。

作為內閣重臣,石偉毅一開腔,自然吸引了一眾目光。

這位年紀輕輕便坐鎮一方、又入主內閣的年輕人,哪怕隻是靜靜站著,也足以成為焦點。

不出意外,這位小石閣老將會一直站在大明權利舞台的中央。

他的每一句話,沒有人敢忽視。

石偉毅接著道。

“交趾那一帶,毒瘴蚊蟲橫行,中原人去大多均有不適,水土不和。洪武25年,朝中決定南征,由開國公掛帥,帶著三軍,就連皇太孫也親自上陣督戰。”

“一仗下來,咱們大明版圖又多了好些地方,稅收自然跟著水漲船高。後來又拿下了占城,國土版圖再度擴張。”

“眼下,大軍都已經打到了占城西邊,雖然那邊離得遠,情況複雜,沒新劃地盤管起來。但咱的江山,可以說天天都在往外長,一天百裡都不止。”

“開疆拓土的將士們,讓國庫越來越鼓,四麵八方的好東西全往應天送。這都是南征將士們的汗馬功勞,尤其是征南大將軍的英明領導。”

“大將軍作為開平忠武王次子,本可以安穩在應天享福,卻偏苦練武藝,夜以繼日研究兵法,領兵征戰。忠武王的遺誌,大將軍是一點沒丟,成了大明英雄典範。”

“要說功勞,依我看,開國公功勞堪當……”

石偉毅說到最後,對著朱允熥深深鞠了一躬,滿是對常升軍功的認可。

開國公常升的戰功堪當什麼?

在場的人眼神交流,石偉毅的話似乎留了個尾巴,卻又像是說儘了所有。

開國公常升的戰功,堪當封王。

眾人不由得多看了眼石偉毅的背影,心裡各自盤算。

誰不知道,石偉毅曾是交趾道第一任布政使,當年南征大軍在交趾,跟石偉毅少不了往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