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高呼自己是大明官員,遭人毆打,也不足掛齒。
在大明戰略布局中,一位歐監使的遭遇,比不上穩固長城之外瓦剌、韃靼、蒙古各部的策略重要。
自天元帝及其長子天保奴罹難,地保奴被俘,北元便正式退出曆史舞台。
曾經黃金家族橫跨亞歐的大元帝國,也終成過往雲煙。
儘管大元不再,但草原上的部落仍舊牧羊放馬,不時南下侵擾。
這些年,長城以西的疆域多被瓦剌控製,因其曆史原因,實力不及長城以東的蒙古貴族聯盟。
也正因如此,朝廷近年來大力建設北平都司、大寧都司,皆是針對長城以東的蒙古貴族勢力。
即韃靼部。
明軍不斷深入漠北及東北,最遠處甚至抵達了鬆花江與捕魚兒海區域。
近年來,朝廷不斷向北方用兵。
朱棣開春後接著向草原深處進軍,旨在削弱敵對勢力。
主要攻勢針對長城以東的韃靼部落,對西邊的瓦剌部落則采取懷柔政策,保持和平。
朝廷與瓦剌的往來未斷,有時尊稱瓦剌首領猛哥帖木兒為王,以示友好。
然而,洪武年間對韃靼的征戰和對瓦剌的寬容,可能為大明埋下隱患,導致未來巨大代價。
綽羅斯.馬哈木及其孫子將是給大明帶來重擊的關鍵人物。
目前,馬哈木作為使節來到了應天城。
朱允熥緊鎖眉頭終於舒展,甚至輕笑出聲,朝著車窗外吩咐:“加快速度。”
他迫切地想要見見這位將給大明帶來滅頂之災的人物。
應天府知府鄭明旭此刻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個不停。
他想把眼前這兩個棘手人物送出應天府,隨便哪裡都行,隻要不在自己管轄範圍內,彆影響自己布局就行。
一邊是朝廷欲聯手對付長城東蒙古部落的瓦剌使臣,另一邊則是金發藍眼,堅稱自己是大明官員,還掏出吏部頒發的正式官憑的歐監使。
兩邊都得罪不起,稍有不慎,他就得背個大黑鍋。
急啊。
在線求支援。
鄭明旭真想丟下這二人,跑去文淵閣找先生跟同窗哭訴苦楚了。
“哎呀,兩位。”
鄭明旭扯著已顯疲憊的嗓子,衝著死守碼頭的馬哈木跟秦壽喊道。
“二位不過是因小誤會生了嫌隙,這人多眼雜的地兒咱們還是移步到禮部備好的迎賓客棧,坐下來心平氣和談,咋樣?”
一旦進了那四方館,事兒就不歸他應天府管嘍。
這麻煩自然有人接手。
將來朝廷怎麼斷,都跟他沒關係。
但鄭明旭這一番好言相勸,兩邊卻是油鹽不進。
龍灣碼頭上,兩個與大明人截然不同的群體,正用著旁人一頭霧水的語言,熱絡地向對方表達著“友好”祝願。
就連雙方隨從也按捺不住,紛紛亮出家夥什,似乎預備交換,以表親善之意。
偏偏兩邊誰也不接這茬兒。
壓根沒留給這位知府大人插嘴空間。
應天府同知臉色緊繃,緊挨著知府,眼睛一眨不眨地留意著情緒高昂的兩夥人,生怕一個激動碰出火花,他得趕緊把大人拽開。
“知府大人,您不要急,先穩住……”
同知目光如炬,盯緊前方人馬,又不停往身後外金川門方向瞄。
鄭明旭扭頭拽住同知的胳膊:“衙門都招呼了嗎?”
同知連忙回應:“禮部、吏部……一個不落,全派了人去報信。”
“咋還扯上了錦衣衛?”
鄭明旭眉頭緊鎖,滿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