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亨泰、解縉、徐輝祖三位則坐於茶幾另一邊。
石偉毅泡茶手法溫婉細膩,幾經衝洗,三隻盛滿琥珀色茶水的小杯擺到了任亨泰三位身前。
茶水麵上,幾片綠葉悠然起舞,攜著縷縷清新茶香。
任亨泰捏起茶杯,湊近鼻尖淺嗅,這才悠悠地抿了一口。
茶水滑過舌尖,於唇齒間流轉,初嘗微苦,隨後卻泛起了絲絲甘甜。
上下翻湧,回味無窮。
“春風吹拂茶香濃,你的茶藝真是愈發精妙。”
“首輔大人過獎了,這點兒手藝也就隻能在內閣裡獻獻醜。”
石偉毅含笑應答,伸手又為任亨泰斟滿了茶。
徐輝祖本想效仿任亨泰慢慢品嘗,可茶水剛觸碰嘴邊,便不由自主地一飲而儘,杯底朝天。
放下杯子,徐輝祖開口說道:“消息已經傳遞到軍中,太孫在華蓋殿的指示,大都督府很快就會正式通知各軍,作為明軍首要遵循的原則。”
任亨泰邊品茶,一邊琢磨著徐輝祖與石偉毅語間的深意。
顯而易見,華蓋殿內那番話,大都督府自然是樂見其成。
要維持那樣的局麵,大明必須持續依賴大都督府下百萬雄師的支持。
如此一來,大都督府在朝廷中的地位與發言權也將更加舉足輕重。
然而,儘管目前朝廷並未明令。
任亨泰心知肚明,大明文武並重,但隨著兵部權限的逐漸削弱,將來文官們乾涉軍務的範圍,恐怕僅限於監督軍紀、招募新兵、管理地方駐軍等事宜了。
不知怎的,任亨泰心頭忽然掠過了錦衣衛的影子。
想到了那個往常總讓文人們皺眉的部門。
可能是時候讓錦衣衛的觸角也伸向大都督府,起監督之責了。
身為首輔,他心中盤算了許久,眼神不經意間又飄向石偉毅。
內閣雖未曾明言分工。
可作為首輔,他不僅總攬內閣各項事務,還分管著吏部、禮部跟刑部日常。
解縉是戶部與工部的主心骨。
兵部權力因種種緣由而式微,石偉毅暫時代理,以便跟大都督府的事務對接更為順暢。
況且,有徐輝祖坐鎮內閣,石偉毅管不管兵部,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看樣子,偉毅是想有所作為了。
錦衣衛的事不宜多談,可石偉毅的事卻是可以說的。
任亨泰緩緩道:“最近秦王督管京城內外的審查,揪出不少蛀蟲。老夫年歲已高,精力有限,解閣部又忙於各地工程,分身乏術。”
“現下,就得勞煩偉毅多去三法司走動走動,看緊那幫人,助秦王把皇上交代的審查工作辦妥當。”
這話意思是要把大明三法司交給石偉毅打理了。
石偉毅手微微一頓,隨即臉上漾起一抹淡笑:“晚輩年輕,正該多做些腳踏實地的活,如有差池,還請任閣老不吝賜教。”
任亨泰淡然地揮了揮手,目光斜向解縉:“有你這樣的好徒弟,縉紳真是好福氣。”
解縉頷首,嘴角掛著淺笑:“國泰民安,君主英明,方能吸引賢良齊聚。今兒個國子監一反常態,街頭展示功績,為君主揚名,也體現了我大明士子的一片赤誠忠心。”
“任閣下的籌謀,穩重公正,深思熟慮,國家興盛還需任閣領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