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拍掌,坦率道。
“將來,你們負責政務,百姓福祉是你等成績。百姓安康,五穀豐登,無饑饉之患,這是你們的功績。商人逃稅,鄉紳避賦,豪門賄賂,這些都是可能的障礙。”
“商人逃稅,損害地方財庫;鄉紳侵占民利,導致民心動蕩。豪門拉幫結派,無視民間疾苦,朝廷可能暫時不察,但不會長久。”
紅薯田中,有人眼神閃爍著恍然,也有人臉上難掩失落。
心中暗潮再起,眾人不免腹誹。
自己竟成自己的障礙?
可朝廷對那些貪腐失職的官吏,確實毫不留情。
近年來,多少官員落馬問斬,應天監生們哪個不曉。
朱允熥見解縉講至尾聲,清了清嗓子,手指向不遠處的鄭明旭:“那邊站著的是現任應天府府尹。”
被太孫突然點名,鄭明旭頓感緊張。
眾人視線隨之聚焦,鄭明旭愈發忐忑。
本是湊個熱鬨,怎料被點名?
一旁的應天府同僚們,也都不約而同地低下了頭。
朱允熥介紹道:“應天府尹鄭明旭,曾在交趾任官3載。如本宮所記不錯,3年前他還與你們一樣,是一名尋常學子。科舉高中,兩榜進士出身,隨即南下交趾從政。”
“短短3年,治理有方,民生穩定,稅收逐年增長。”
鄭明旭年紀尚輕,多次科考未中。
朱允熥這一番介紹,讓在場監生無不驚歎。
短短幾年,便已位居要職,成為應天府尹。
再進一步,便是六部侍郎,若外放,必是統管一方的三司長官。
朱允熥笑道:“本宮不多言,隻一句贈言。”
這話比解縉的言辭更吸引人。
內閣重臣石偉毅,已是當今朝野的一段佳話。
石偉毅入閣後,成了國子監中最常被議論跟豔羨的人物。
誰不想成為大明石偉毅?
然而監生們此時才驚覺,大明除了石偉毅,還有鄭明旭這樣的人物。
朱允熥緩緩道。
“誰能讓大明百姓吃飽,本宮就用誰。”
這關乎的是利益如何分勻,權力怎樣製衡。
“開飯囉。”
監生們憧憬著未來的仕途,這時,一群人氣喘籲籲地從上林苑的衙門方向走來,手裡提著熱氣騰騰的大桶。
人群聚攏,一股誘人的飯菜香瞬間彌漫開來。
朱允熥悄悄退到一旁,而解縉則站起滿臉笑意。
“都吃飯去吧,吃飽了咱接著挖紅薯。做事得有始有終,今天本官就跟大家一起。”
話音未落,解縉已自個兒走到一個大桶跟前,揭開蓋子,一股暖氣夾雜著香氣撲麵而來。
他從桶裡取出兩個烤得軟糯的紅薯,遞給朱允熥一個。
另一邊,繆良哲等上林苑的人也圍著另一桶美食分享。
而突然到來的鄭明旭等人,也好奇地湊上前去。
監生們勞累了一天,此時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見太孫等人都有飯吃,連忙圍向剩餘的木桶。
“全都是紅薯?”
圍上來的監生驚訝地發現桶裡除了紅薯彆無他物,不禁有些猶豫。
但總有人耐不住饑餓,拿起紅薯就大口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