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知府遊文瑞聽著京官們的討論,心裡不禁一陣後怕。
此時,他十分感激自己能夠跟著北巡隊伍離開。
沒留在鳳陽麵對朱允炆失蹤的難題。
燕高卓,你活該。
遊文瑞緊握韁繩,嘴角閃過一絲冷笑。
若他仍然留在鳳陽,則責任必然落在他身上。
作為鳳陽府知府,治理地方事務乃是他職責所在。
相比之下,儘管燕高卓為中都留守司負責人,卻主要負責軍隊,並不涉足政事。
遊文瑞內心充滿喜悅,隻要問題不落到自己頭上,就謝天謝地了。
不由自主地抬起頭來注視遠處的朱允熥,心中的一點點不滿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朱允熥並沒在意隨行人員的心思。
他騎馬走在最前麵,沿途儘是秋收後變得荒涼的土地。
稍遠處,可以看到少數百姓正抓緊時間清理溝渠,確保明年雨季不會發生淤塞情況。
石偉毅輕聲說道。
“今日從豫州道,鳳陽府傳來的奏報,皆涉及要事。太孫此時決定去豫州道,我知道是念及百姓疾苦,不願他們遭受苦難。鳳陽問題,想必太孫已有想法。”
“不過我仍然有些擔心,倘若對此置之不理,恐怕會引起更大騷亂,甚至導致當地局勢不穩。更糟糕的是,他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許星闌眨了眨眼,集中精神聽著太孫與石學長的談話。
朱允熥微微歎了口氣。
“是我考慮不夠周全,才使他落入歹人之手。若我昨晚上再多一些思考跟準備,也不會讓他身處險境。”
“嗯?”
石偉毅微微一笑。
“太孫猜到他是被人挾持了?”
朱允熥將視線從官道收回,望向石偉毅。
“前往鳳陽的路上,我發現了一些白蓮教及其背後晉商的線索。官兵大規模清查後雖有成果,可城外仍有漏網之魚。這次他很可能是出門時遭到了這些殘存者的突襲。”
“要是我昨天提前通知當地官員加強警戒,也許就可以避免這一切了。”
朱允熥麵上掠過一抹愧疚之情。
石偉毅緩緩吐出一口氣。
“昨天鳳陽城裡進行了大規模圍剿,按理說就算還有個彆惡徒未被抓獲,也該藏匿或逃走才是。誰知這些人竟敢公然作亂,如此大膽,不僅行動還成功擄走了他。”
“曆朝曆代以來,都很少見有如太孫這般寬厚的人了。”
朱允熥擺了擺手,“就衝著那30餘萬兩白銀,就可斷定他是被白蓮教抓走,但性命暫時無憂。可豫州的事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先解決那裡的情況再說。”
此時許星闌插話。
“還是需要儘早弄清楚他的下落,不管采取何種措施,都應該保證朝廷能夠時刻掌握相關信息。”
講罷,許星闌迅速低下了頭。
石偉毅瞥了眼許星闌,淡淡一笑。
“小許說的不錯,我們應該派遣隊伍搜尋。”
朱允熥在長時間地思考過後,轉身望向周豪。
周豪心領神會,立即策馬上前回應。
“太孫有什麼吩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