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鳳陽知府:幸好我跟太孫殿下一起走了(1 / 2)

一旦遇有緊急情況發生,即便是平時僅負責文書工作的官員,也能馬上上馬飛馳。

當前方眾人,看到太孫及石大人正策馬朝北遠去時,無不流露出憂愁複雜的表情。

“太孫的行為,是否意味著放棄鳳陽事態發展呢?”

一位隨隊監察禦史擰起了眉頭,神情異常凝重。

另一位考功司官員小聲解釋道。

“太孫本就善良慈悲,心裡總是牽掛著百姓。如今黃河出現嚴重問題,太孫又怎可能坐視不理?更何況豫州百萬生靈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此話一出,四周頓時陷入了沉寂。

而在這批隨行人員裡,禮部隻有一位主事參與這次行動。

禮部主事擰眉道。

“確實該給豫州人民提供救助,但這本應由地方相關衙門來執行。同時關於河流治理方麵的工作,也應該交由總督衙門來管理。”

“即使太孫此時趕到現場,可以起到安撫作用。但鳳陽城中的事又當如何解決呢?畢竟那位曾經由於何種原因遭到監禁,大家都應該明白。”

“這種情形關乎到皇權傳承,以及國家長久穩定根基,絕不可忽視。”

工部一名官員也表示讚同。

“急報指出,朱允炆未帶走任何財物,但人已失蹤,顯然背後有重大陰謀。我們了解他的潛在威脅。”

說罷,工部官員麵色一凜。

眾人都頷首同意。

“確實如此。”

都察院官員鄭重道。

“不過,在下實在費解,他會去何處?又和誰糾葛在一起?”

“恐怕這跟太孫封鳳陽城相關,大概是白蓮教這群歹徒。”

“這些年錦衣衛都在混日子嘛。區區一個白蓮教,30年了都沒能肅清。我這次回京,一定要彈劾此事。”

一人憤怒至極,不加思索地低聲咒罵。

隨行錦衣衛緹騎聽到這話,紛紛側目注視過來。

那個罵人官吏,乃是朝中老臣,50歲左右,在朝中也算得上是元老。

看到這些無用的錦衣衛看過來,當即怒目而視。

“有什麼好看的?”

“自洪武初年,皇上便頒下聖旨禁絕白蓮教,你們身為臣子,卻不知為君分憂。縱容奸佞惡徒在地方作亂,甚至引發動亂。”

“今年春天,太孫前往豫州賑濟,竟然還在徐州府碰到伏擊事件。聽說那次事件也是白蓮教人策劃的。”

老臣一番斥責,幾個錦衣衛緹騎麵上一陣尷尬,卻不想與他爭辯。

他們一向嘴笨,從來不是這些文官的對手。

那老臣越說越來勁,滿臉氣憤。

“朝廷每年撥下這麼多錢糧,錦衣衛手中握有如此大的權力,卻依然辦出這種荒唐事,你們是想讓太孫……”

“稍安勿躁。”

旁人感到這樣有失體麵,拉住了繼續罵個不停的老臣。

老臣瞥了一眼石偉毅後,才忿忿不平地抬頭望向天空。

最先發言的都察院官吏輕聲道。

“待會兒和石閣老商議一下,看看是否該呈遞奏章稟告皇上。”

“必須向皇上跟太子稟明此事,朝廷絕不能袖手旁觀。各司應當著手督辦此事,錦衣衛也需全力查找線索,更要通知各大都督府加強地方防衛,以防壞人有機可乘製造混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