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朱允炆一番雄圖偉業描繪後,劉天祿心中掀起了波瀾。
仿佛眼前已浮現出了皇宮輪廓。
想象著自己策馬馳騁穿過城門,步入那輝煌宮殿中,端坐於龍椅之上。
以至於隱藏在他袍袖裡的雙手,都緊緊地攥成了拳頭。
望著眼前這位滿麵春風、真誠友善,又策略多端的朱允炆。
劉天祿突然打消了將來奪權成功後,將對方除去的想法。
因為像朱允炆這樣具備長遠眼光和戰略布局能力的人物,白蓮教會眾中寥寥無幾,基本沒有。
如此人才必須放在身旁,替他日夜籌謀。
不過哪怕將來真有那麼一天成為帝王,可考慮到朱允炆背景。
最多封賜一個象征性的閒散官爵,以享終身富貴罷了。
朱允炆細心觀察四周,心中石頭終於落地。
他輕握著蕭涵的手,才頓感手心早已布滿汗珠。
所幸結果是好的。
今日他這一番費儘心思的演講,隱匿真相,示人以假麵,終在劉天祿心中邁出信任的第一步。
這種行為用借殼孵化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借助白蓮教、晉商,乃至關外殘留前元的力量,引出潛伏在大明境內的暗處之人。
為黎民百姓恢複往日笑容。
想到這裡,朱允炆緩緩鬆開了蕭涵的手,雙手合十,向著劉天祿深深鞠了一躬。
“允炆願聽命於先生,同舟共濟。”
“隻要先生能接納我,即便是做個隨從也是無上榮耀。”
回顧起過往生涯,劉天祿的生活總是充滿警惕與隱藏,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
他對權謀極其擅長,渴望實現先輩未竟的理想。
這類人物往往不願輕易相信彆人。
曹孟德夢中除異己。
不是他生性殘忍,而是隻有先發製人才不至於反遭毒手。
劉天祿亦是如此。
不過今日,朱允炆一係列舉動讓劉天祿對他產生了罕見的信任感。
朱允炆雖然表麵上是為了生存。
但事實上,他的確也在出謀劃策,這點劉天祿非常清楚。
伸手輕拍了幾下朱允炆雙掌,“得賢如君,令人暢快。”
劉天祿真誠地讚美道。
“隻恨身邊無美酒相伴,下次相見定當開懷暢飲一番。”
想起前不久與朱允熥約的那頓酒,不知何時能夠兌現。
突然,腦海中閃過昨日皇城內與朱允熥的對話場景。
朱允炆嘴角微微上揚,回應道。
“日後必與先生舉杯共引。”
“行,行。”
連說兩次後,劉天祿笑顏逐開。
夜幕降臨。
遠處不知什麼時候已泊來一艘漆黑小船,劃破平靜水麵朝這邊靠近。
“太保,船隻到了。”
忽然聽到岸邊有聲音呼喚,那是一旁值守的教徒。
太保?
這兩個字引起了朱允炆注意。
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劉天祿。
原來此人是劉福通之後。
眯起眼睛仔細端詳,通過後者背影間隙望見那漸漸接近的扁舟。
這艘船不算大,剛好足夠載運所有人。
它裝有遮篷設計,巧妙地提供了一個避風藏身之所。
見狀,劉天祿率先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