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那些人已經把手伸進不該伸的地方(1 / 2)

解縉停頓片刻,略顯遲疑。

一個非常荒謬的猜測,突然浮現腦海。

難道皇上早就知道內情,今天急奏的真相他已經知道了?

解縉咽了下口水後,接著說道。

“結合早期曆史經驗,跟此次封閉中都搜查叛徒行動來看。我等認為極有可能為白蓮會跟山西晉商聯手所為。”

哼。

朱元璋嘲諷一笑。

“建國之初百業待興,每一步走來都充滿坎坷。咱將蒙古人驅逐到長城以外,但和平並未降臨。全國各地仍有殘餘反叛勢力潛伏,當時朝廷財政收支嚴重失衡。”

“倉庫每收入一鬥糧食,就要支出三倍的錢糧物資,支持各地需求。每時每刻都需要嚴密監控各種動向以穩定邊疆。”

“洪武3年時,因軍事需要,被迫給山西富商開放食鹽貿易特權。自此以後他們積累了,足以威脅國家穩定的巨大財富。”

開中製的實施,實在難以一概而論其好壞。

解縉也無法在此時對其做出客觀評價。

但正如朱元璋所言,開中製所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在建國初期那樣艱難的環境中,朝廷與山西晉商,共同製定了一項基於開中製的邊疆軍需輸送協議。

這項協議為保障朝廷邊境幾十萬大軍,能夠堅守長城內外,成功阻止了當時還頗為強大的元朝殘餘勢力南下。

弊端亦十分突出。

隨著洪武3年開中製的啟動,整個河東鹽場逐漸落入了晉商之手。

經過這些年財富累積,他們甚至開始將勢力擴展至江淮一帶的鹽場。

顯然,如今這種模式已不再適應當前國情。

解縉心中萌生了取消開中製的想法。

與此同時,朱元璋再次開口。

“隨著時間的增長,咱見識的事物更多了些。這世上那些投機取巧之事,實在多不勝數。他們曾協助過咱,但也借此機會損害了國家利益。”

“他們漸漸富裕,開始將手伸向了一些不應觸及之處。這麼多年來,為保證邊疆戰士們有足夠的食物跟武器對抗敵人,咱一直忍讓。這群人膽子卻越來越大,不斷試探皇權底線。”

朱元璋終於宣泄出了心中久積之怨。

解縉俯首行禮道。

“皇上請息怒,政策製定應當與時俱進。立國之初,朝廷處境維艱,的確離不開這批力量的幫助。對於這樣的貢獻,我們也始終銘記於心。”

“人性本就容易受到誘惑影響,若控製不當,便會滋生腐敗。眼下大明國庫充實,每年新增收入富足。因此,朝廷開啟了一係列改革措施。”

“從驛站調整、土地稅收製度、官僚體係整頓到商業稅賦改革,科舉製度改良等,直至重新啟用秦律。僅僅幾年工夫,大明已經開拓了廣袤疆域,這樣盛景在曆朝罕見。”

“正因如此,眼下正是審視現狀、更新政策的最佳時機。即使地方可能出現短期動蕩,卻也算是一次清理整頓的好時機。”

“查。即便再度引發混亂,也必須在咱當政期間解決這些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