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秦威之死(1 / 2)

紅樓賈府 白天會睡覺 6161 字 2個月前

上元夜大捷後,漢軍對韃靼騎兵的畏懼可以說一掃而空,軍心士氣達到頂峰。

永定門外,原韃靼人大營。

中軍大帳內,乾清宮總管太監戴權向牛繼宗、吉安等人宣讀聖旨,除了嘉勉之外,便是催促牛繼宗和吉安立時率兵北上薊縣給秦威解圍。

這個早在牛繼宗和吉安的意料之中,不說被圍困在那裡的十幾萬漢軍主力,就是那老國公秦威和宣平侯楊大勇等諸多勳貴將領都不得不讓皇室下這個決心,冒這個險。

隨著聖旨而來的,還有一道兵部的牒文,接到兵部行文的時候,牛繼宗的表情很奇怪,隨後反應過來,肯定是秦勇找上了賈家。

昨日在文淵閣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大殿內或粗俗或憤怒的聲音還在牛繼宗的耳邊回蕩,秦勇最終還是沒能忍住,說出了內心的話,希望朝廷派兵支援薊縣,救援被圍困的秦威等人。

然而這招來了李守中、孫玉麟等人的強烈反對,因為這在他們看來太危險了,一個不慎,前去支援的兵馬可能會遭到韃靼主力騎兵的突襲,雖說如今漢軍東拚西湊了八九萬騎兵,但是一想到韃靼人最少還有二十萬主力騎兵,眾人心頭就是一陣發毛。

秦勇的建議得到了兵部的全力支持,雖說賈琦不在,但賈赦還是選擇給與秦家以支持,有了賈家的表態,徐乾學權衡再三後,也為秦家說了兩句話,最主要的就是指出了不去支援的後果,二十萬漢軍精銳被殲滅,神京將成為一座孤城。

至於一直對軍方陰陽怪氣,很看不順眼的孔方岩在賈赦開口後就沉默了,因為他不敢拿自己寶貝孫子的性命開玩笑,有小道消息,說,除夕夜孔方岩獨自一人喝醉後嚎啕大哭,更是指著天高聲謾罵,頗有指桑罵槐之意。

對於這樣的爭吵,首輔吳邦佐隻能坐著,他這個首輔已成為了笑話,麵對態度強硬各有道理的雙方,他也隻能溫言相勸,彆的就沒有辦法了。

牛繼宗自己也跟著勸說雙方和氣,看似是和稀泥,不過還是朝秦勇為多。

最終,還是在傅宏禮的建議下,將雙方的意見寫成兩份折子遞進宮裡,交由宮裡幾位做出選擇,雖說有點欺負孤兒寡母的嫌疑,不過確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導致孫玉麟強烈反對的主要原因,河南至今沒有軍報傳來,這也讓眾人擔憂是否出了什麼變故,要是果真如此,那就不得不更加要小心應對了。

其實對於牛繼宗來說,李守中和孫玉麟的做法更符合目前的局勢,雖說有坐視二十萬漢軍主力被韃靼人圍殲的嫌疑,但他們的出發卻是為了神京的安全著想,這一戰有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薊縣可以送來求救信,但是神京卻不能將信件送到薊縣的大營。…

這樣雙方不能有效的溝通,搞不好會被韃靼人給各個擊破。

好在秦勇說服了賈家,將原本兵部調撥給他們的五萬山東援兵換成了三萬京營老卒,兩萬火銃兵和一萬刀盾兵,另外還有一千輛廂式戰車,這些戰車將用於原地構築防線抵禦韃靼騎兵的突襲。

接了聖旨之後,吉安怔怔地站在大帳中,表情有些奇怪,他暗暗歎了口氣,正色道:“上元大捷之後,神京百姓振奮,各營將士也是士氣高昂,現在韃靼人圍攻薊縣的友軍,趁此大捷,本帥決定立刻起兵北上前往薊縣,殺敵報國,再立不世新功。”

話音剛落,牛繼宗等人立刻高聲道:“願隨大帥,殺敵報國,再立新功。”

吉安點點頭,非常的滿意,“上元大捷證明,韃靼騎兵並非不能戰勝,他們也是人,也害怕死亡,隻要咱們奮勇拚殺,韃靼人也會抱頭鼠竄。他們的頭顱是咱們的軍功,是咱們封妻蔭子的籌碼,是銀子,是金子,能否過上富貴的生活,就看咱們能否斬下更多的韃靼首級。打敗薊縣的韃靼人,斬下巴彥汗的首級,諸位都將青史留名!”

“殺敵報國!”

眾人立時大聲應道。

當日,吉安便領兵拔營北上,留下一大片空蕩蕩的營寨,當日五萬山東援兵便開拔進了神京城。

大軍開拔後,戴權站在官道上看了好久,很多事情對普通人很簡單,站在皇室這個位置上,卻是複雜無比,往往要考慮各個方麵。

戴權歎了口氣,喃喃道:“希望一切順利平安。”

就在這時,官道上奔來了一隊騎兵,全是身著鐵甲的軍士,身後背著杏黃小旗,馬快如疾飛,馬蹄敲打著地麵,勢如奔雷。

“軍使?”

戴權一眼便認出了這些人的身份,望著這些飛馳而來的軍使,他眼中露出了驚色。

“散開!”

為首的軍使大聲吼叫,嚇得戴權身邊的禁軍和番子慌忙向兩邊退去,騎兵風馳電掣般從眾人身邊衝過,片刻便消失在眼界中。

“走,回宮。”

戴權立刻翻身上馬,順著官道向那隊軍使追去。

元豐元年正月十九日下午,一隊軍使狂奔進永定門,一路上,他們聲嘶力竭的高聲吼叫,“河南大捷!河南大捷!”

“杏花營大捷,漢軍陣斬叛軍六萬,斬大小將官一百七十三名...”

“朱仙鎮大捷,叛軍潰敗....”

“歸德府大捷,漢軍收複睢州,寧陵,商邱諸城....”

軍使沿著主街道往皇城一路狂奔,立時全城轟動,所有百姓立時沸騰起來,無數的鞭炮紛紛炸響,無數人歡呼雀躍,到處都是慶祝的人群。

而這時,文淵閣內,吳邦佐召集內閣、六部官員以及順天府府尹在偏殿內議事,一是商議如何安置逃往京西的通州百姓,還有一件關鍵的事情,那就是,吳邦佐召見了通政司之後發現了一件詭異的事情,朝廷好像失去了對各省巡撫衙門的控製,不,準確的說,從年前到現在,大半個月了,通政司沒有收到一封外省的奏折,就是一些簡單的給皇帝請安的折子也沒有收到,這也太不同尋常了。…

想來想去,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湊巧了,都紮堆碰到了一起。要麼就是有人在截殺信使,有意斬斷神京與外界的聯係。

又想起賈琦半個多月沒有遞來一份軍報,他心中七上八下,各種念頭紛至遝來,心中非常擔憂,河南,到底如何了?會不會打敗了?為什麼沒有戰報送來?

不由與最近各種反常事件聯係起來,心頭湧出陣陣不安。

而在他旁邊,李守中,孫玉麟等人也是低頭沉思,就連賈赦也是眉頭緊鎖,他專門詢問了焦大,得到的消息是一切正常,然而當他將內閣的懷疑告訴焦大之後,焦大竟也不敢在肯定了,昨日便帶人出城了,至今尚未有消息傳來。

忽然,他們聽見皇城外喧囂聲衝天,緊跟著,皇城內也沸騰了起開,這時,他們終於聽清了外麵的呼喊聲,“河南大捷....杏花營大捷....朱仙鎮大捷...”

隨著呼喊聲越來越近,聽得越來越清楚,最後,吳邦佐終於反應過來了,河南送來了捷報,賈琦在河南打敗了叛軍,而其他內閣六部官員也聽清楚了,個個不由自主站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