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清穿融合世界9(2 / 2)

五台山

五台山後山的齋房內,氣氛靜謐而莊重。大清的先帝順治帝,如今已成為行癡和尚,正專注地敲打著木魚,口中念念有詞,沉浸在佛經的世界裡。突然,龍衛悄然走進房間,輕聲對行癡說道:“主子,皇上想要知道一切的真相。否則,他將會把您還活著的消息告知裕親王等人。”

行癡的手微微一頓,敲擊木魚的動作也停了下來,但隨即又恢複了平靜,繼續誦經。整個房間隻剩下木魚聲和低沉的誦經聲,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許久,行癡終於完成了功課,緩緩站起身來,目光平靜地看著龍衛,然後開口道:“可以告訴他,但同時也要讓他明白,有些事情關乎天命,不能隨意觸碰,需謹慎使用。”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帶著一種深深的使命感。

龍衛低頭應諾,表示明白。在行癡的眼神示意下,他轉身離去,留下行癡獨自站在齋房中央,望著窗外的青山綠水,若有所思。

康熙在看到傳回來的消息後,心中湧起一股好奇與挑戰的情緒,喃喃自語道:“我倒要看看什麼有違天和,有關天命。”

就在這時,福全和隆禧恰巧進宮,而康熙剛剛拿到讓蒙古各個勢力四處尋找的神秘物品。他曾設想過可能會是某種驚天動地的寶物,但卻萬萬沒想到竟然是一本書。康熙拿起書,臉上露出一絲不屑的神情。

隆禧恰好走進來,看到康熙手中的書以及他的表情,不禁好奇地問道:“皇兄,是什麼讓你如此不屑一顧?”

康熙微微一笑,招手示意隆禧上前觀看。隆禧走近一看,驚訝地說:“這是……這是火器?怎麼和我們記憶中的不一樣?”

康熙點點頭,說:“這就是蒙古人苦苦尋找的東西,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明朝曾經擁有強大的火器,但最終還是被我們英勇的八旗子弟所消滅。”說完,康熙將書放在一旁。

福全若有所思地說:“皇上,也許這火器有它獨特之處,隻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康熙笑了笑,說:“不管怎樣,這不過是一件外物罷了。真正決定勝負的,是我們滿人的勇氣和智慧。”福全附和道:“皇上所言極是。我們八旗子弟的勇武,才是天下無敵的。”康熙轉頭看向兩人,說:“不過,這火器也不能輕視。蒙古人如此重視它,定有其緣由。不妨找些能人研究一番,說不定能從中獲取一些益處。”福全和隆禧齊聲應是,隨後三人便開始討論起其他政事。

在討論完政事之後,康熙決定將這本神秘的火器書籍交給專業人士進行研究。他吩咐福全暗中挑選一批聰明伶俐的工匠和學者,組成一個專門的研究小組,對這本書中的內容進行深入探究。

與此同時,康熙也意識到僅僅依靠滿人的勇武是不夠的,他開始思考如何提升國家的科技水平。於是,他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征集各類人才,鼓勵他們發明創造,希望能夠推動國家的發展。

不久後,研究小組傳來消息,他們對火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這種火器的設計的確有其獨特之處,如果能夠進一步改進和優化,或許可以成為一種強大的武器。康熙聽後心中暗喜,但他明白不能急於求成。他決定加大對研究的投入,同時派遣心腹之人監視研究小組的進展,確保這項技術不會落入他人之手。

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小組遇到了一些難題。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火藥的配方,經過多次試驗仍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康熙得知後,決定隆禧去拜訪一位民間的火藥專家。這位專家名叫李天翔,他對火藥的研究頗有心得。

在隆禧的誠懇邀請下(威逼利誘下),李天翔加入了研究小組。他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成功改進了火藥配方,使火器的威力大大增強。

然而,李天翔的加入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滿。他們暗中勾結,試圖破壞研究工作。

康熙的暗衛察覺到了這些異常,告訴康熙後,康熙他決定加強安保措施,並派人調查幕後黑手。在一場激烈的鬥爭中,康熙最終揭露了陰謀,保護了研究小組的安全。

解決了內部問題後,康熙對研究小組充滿了信心。他期待著他們能夠製造出更先進的火器,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