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甄嬛傳富察儀欣5(1 / 2)

皇上究竟是如何思量的,佟佳氏對此全然不知曉。然而,就在同一時刻接到聖旨的烏拉那拉宜修,卻隻覺天都要崩塌下來一般。尤其令人難堪的是,她竟然還是當著自己情敵年世蘭的麵收到了這份聖旨。

當康熙的旨意傳來時,年世蘭先是微微一怔,隨後便忍不住大笑起來。待到皇上所派遣之人離去之後,年世蘭款步走向了烏拉那拉宜修身旁,嘴角噙著一抹嘲諷的笑意說道:“哎呦喲,瞧瞧咱們這位福晉啊,到底是犯了何事,竟惹得皇上下達如此旨意呢?”

站在年世蘭身側的頌芝,向來都是其最為忠實的走狗。此刻見自家主子發話,她趕忙附和道:“福晉您有所不知啊,這定然是因為烏拉那拉氏與烏雅氏犯下的罪過呀!”

年世蘭聞聽此言,佯裝嗔怒地瞪了頌芝一眼,嬌聲斥道:“頌芝,你怎可如此胡言亂語!難道你不曉得王爺的生母乃是烏雅氏嗎?這般口無遮攔,本福晉非得責罰你不可,扣去你整整一個月的月例銀子!”

頌芝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敢違抗主子的命令,隻得低頭應聲道:“是,奴婢認罰。隻是方才聽聞王爺被記在了孝懿仁皇後的名下,一時激動便有些忘形了。再者說了,先前福晉您不得烏雅貴人的歡心呐……奴婢就給忘了。”

烏拉那拉宜修氣得渾身發抖,她咬著牙反擊道:“年妹妹莫要得意太早,今日之事不過是聖上的安排,誰知道明日又是什麼樣的局麵呢。”年世蘭冷笑一聲,“哼,姐姐這話可真是好笑,如今我深得王爺寵愛,而姐姐你呢,怕是隻能獨守空房嘍。”

正在兩人僵持之時,四阿哥胤禛匆匆趕來。他看到宜修受辱的模樣,心中有些不忍。畢竟宜修曾經也是他名義上的嫡福晉。“年側福晉,還請給宜修留些顏麵。”胤禛開口說道。年世蘭見四爺來了,收斂了幾分囂張氣焰,卻仍不肯罷休,“四爺,臣妾隻是與姐姐說笑罷了。”

宜修趁機整理了一下衣衫,眼中閃過一絲恨意,“多謝四爺解圍,妾身告退。”說完便快步離開。宜修回到自己的住所後,暗暗發誓一定要重新奪回福晉之位,絕不能再讓年世蘭如此張狂下去,一場後宮中的暗鬥即將拉開帷幕。

儀欣在富麗堂皇的富察府中,當她聽聞康熙皇帝下達的聖旨時,整個人都呆住了,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就在這時,富察·阿爾江丹匆匆趕回府邸,他麵色凝重地走進客廳,與鈕祜祿氏還有儀欣一同坐了下來。

稍作停頓之後,富察·阿爾江丹緩緩開口說道:“如今聖上龍體欠安,形勢頗為微妙啊!”接著,他詳細地向兩人講述起康熙目前的身體狀況。儀欣聽得聚精會神,心中暗自思忖著。待富察·阿爾江丹說完,儀欣忍不住脫口而出:“阿瑪,依您看,難道這是皇上有意在為雍親王鋪設登基之路嗎?”

富察·阿爾江丹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儀欣的猜測,然後解釋道:“沒錯,正是如此。皇上之所以特意更改雍親王的玉牒,其原因便是那道聖旨規定包衣出身者無繼承權的祖訓。而對於雍親王府中的福晉被貶一事,也並非僅僅由於其母家的緣故那麼簡單。實際上,聖上此舉更是意在通過未來的皇後之位來籠絡滿蒙貴族勢力。要知道,這位雍親王的府上除了烏拉那拉氏之外,竟然再無其他滿族女子,就連滿族出身的子嗣也是一個都沒有啊!”說到此處,富察·阿爾江丹不禁長歎一聲。

其實不僅僅是富察·阿爾江丹看出來了,很多聰明的人也是看出來了,這其中就包含著廉親王胤禩。本來胤禩不想要放棄的,但是聖旨一下就剔除了自己的繼承權,太子胤礽又廢了,敦親王胤俄又因為福晉氏蒙古的沒有了繼承權,所以這會也隻能認命了。

儀欣握緊了拳頭,“阿瑪,那我們富察家現在該怎麼做?”富察·阿爾江丹沉思片刻,“我們富察家現在什麼都不做,隻要等消息就行。”儀欣心中一驚,“真的?可是什麼都不做是不是不好?”阿爾江丹說,“不用說什麼,現在的滿族貴女年紀合適家世高的女子隻有你一個。”儀欣聽到後說“阿瑪的意思是女兒能爭一爭那個位置?”阿爾江丹點點頭,“嗯,要知道和你一般大的家世沒有你好,家世合適的不是出嫁了就是年紀不到。”儀欣聽到後心中一喜,“這樣的話女兒就等著消息。”

另一邊,宜修回到住所後,開始暗中謀劃。她悄悄聯絡一些曾與自己交好的官員夫人,試圖通過她們影響朝堂輿論,以恢複自己的地位。

而年世蘭得知此事後,決定先下手為強。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買通了幾個丫鬟,讓她們在王府內散播宜修的壞話,同時還派人監視宜修的一舉一動。

胤禩雖認命,但心中仍有不甘。他秘密召集自己的心腹謀士,商議是否還有轉機。謀士們各抒己見,卻也無良策。此時的皇宮內,康熙病情愈發嚴重,各方勢力猶如暗流湧動的潮水,都在等待下一次變動的時機,這場圍繞著皇位和王府內權力爭鬥的大戲才剛剛開場。

時間很快的到了康熙六十一年,這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於暢春園清溪書屋駕崩,終年69歲。康熙去世後,眾多皇室宗親和文武大臣奉康熙帝的遺詔擁立雍親王胤禛為清朝的第五位皇帝。

雍正登基後,先是加封諸位兄弟,其中屬十三阿哥胤祥最為尊貴,雍正封胤祥為和碩怡親王。除此之外還讓他擔任總理事務大臣,總管戶部,這些至關重要的部門。接著雍正還將一支八旗人丁直接劃歸到胤祥名下,以此顯示了對胤祥的極度信任。

要僅僅是這些也就算了胤禛還下旨胤祥不用避諱自己的名字中的“胤”字,要知道在雍正登基後,胤禛的其餘的兄弟的名字中的“胤”字都換成“允”字。

加封完自己的好弟弟胤祥後,胤禛又接著加封諸位兄弟,其中就包括廢太子的兒子為理親王。接著胤禛又加封富察·阿爾江丹,隆科多,胤祥為總理事務大臣,還對富察·馬奇,年羹堯,李衛等人大力的封賞。定下次年為雍正元年。

前朝之事塵埃落定,尚未等雍正分封後宮諸人,宗室的老王爺便宣稱有先帝遺詔亟待頒布。胤禛與胤祥對視一眼後,傳宗室老王爺覲見。老王爺進來行過禮後,開門見山地道:“皇上,怡親王,老臣乃是為先帝遺詔而來。”

胤禛和胤祥對視一眼,便見老王爺取出遺詔,開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富察·阿爾江丹之女富察·儀欣,溫婉賢淑,賢名遠揚,閨閣之中,讚譽有加。故朕特欽定為雍親王妃。

言罷,老王爺又取出一封冊封皇後的聖旨:朕聞天地定位,成就覆載之能;日月得天,衍化升恒之象。唯有內治,方為人倫之根本,而德音實為王化之基石。茂典循舊,彝章並舉,谘詢爾嫡妃富察氏,鐘靈毓秀於功勳之族,秉持禮教之名門。當親迎之初年,禮儀成於渭水之畔;膺嫡妃之正選,美譽揚於河洲之畔。溫柔恭順,嫻習圖史之規範;恭敬順從,協和珩璜之風度。承歡儘孝,問安交相於雞鳴之時;廣施恩澤,毓慶昭顯於麟趾之瑞。實賴宜家之助,當隆正位之儀。今奉慈和皇太後慈命,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後。爾當謹遵懿訓,表率內廷之禮儀,敬奉長樂之春暉,勤勉夏清冬溫之節,廣布坤寧之雅化,讚頌宵衣旰食之勤,以恭儉之德統率六宮,以仁愛之惠膺受多福。螽斯和鳴,樛木繁茂,和風普澤於閨閣之間;繭館鞠衣,德教廣布於四海之內;永享天祿,盛迎鴻禧。欽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