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位份塵埃落定,聖旨如雪花般紛紛揚揚飄至京中各處府邸。首日,乃是皇上女人的聖旨,然而,京中眾人皆未曾料到,皇上竟僅有四位秀女入宮。正當有人揣測是否皇後暗中打壓之時,不知何人將皇上的話語如春風般傳播開來,瞬間,所有的討論都煙消雲散。至於這傳話之人究竟是誰,此時的蘇公公宛如那深藏不露的高人,默默無語,深藏功與名。
甄府中甄嬛在知道自己的位份後,整個人都不是很開心,但是這會的甄家沒有讓她任性的機會,這會的甄遠道在京城隻是個最低的官,不僅僅如此,更因為當年有人爆出他養外室的原因,更因為外室和當年的舒貴妃是好友,當年甄遠道雖然保住了官職,但是卻被一擼到底。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現在的甄遠道不是沒有妾室,現在的甄遠道是妻妾成群。
跪在後麵的浣碧(甄玉媛)看著前麵甄嬛那副端莊嚴肅的表情,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笑意。她實在難以抑製住這種衝動,嘴角微微上揚,最終還是忍不住輕聲笑出了聲來。
畢竟,這些年來,儘管自己在舒貴太妃的悉心照料下於甄家生活,但由於身份特殊,家裡人對她多有忽視,無人真正將她放在心上。不過好在也沒有人膽敢輕易招惹她。
甄嬛的母親原本正專注地聽著前方的動靜,突然被身後傳來的笑聲打斷思緒。她猛地回過頭去,目光如炬地盯著浣碧。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淩厲與殺意,仿佛能瞬間穿透人的靈魂。然而,浣碧對此卻視若無睹——她壓根兒就不在乎!隻見她毫不畏懼地迎著甄嬛母親的目光,挑釁般地說道:“怎麼?夫人這般瞪著我作甚?”
此時,甄嬛眼見自己的母親和浣碧又一次針鋒相對起來,心中不由一緊。她連忙開口勸道:“玉媛,身為女兒家,切不可如此對待主母啊。”
浣碧聽聞此言,轉過頭來直視著甄嬛,冷笑道:“不可怎樣?難道你想說我大逆不道嗎?可我的好姐姐呀,要說忤逆之事,你做得難道還少嗎?咱們甄家的女子取名皆從‘玉’字、從‘女’旁,而你倒好,嫌棄‘玉’字俗氣便擅自改了名。此時此刻,你怎還有臉指責我忤逆不孝呢?”
甄嬛被浣碧這話堵得麵色漲紅,一時語塞。甄母見狀嗬斥道:“玉媛,休得胡言亂語,甄嬛改名乃是老爺應允之事。”
浣碧哼了一聲,“老爺應允又如何,這甄家上下怕是隻有我還記得些規矩。”
甄嬛深吸一口氣,緩聲道:“玉媛,往日不論有何嫌隙,今日我即將入宮,家中不宜生事。”
“姐姐說得好聽,怕也是擔心入宮後沒了娘家助力吧。”浣碧依舊不依不饒。
這時,甄遠道走進屋來,看到劍拔弩張的氣氛,沉聲道:“都住口!甄嬛入宮乃家族大事,不得再有紛爭。浣碧,你雖非嫡女,但這麼多年也是夫人養大,莫要再無理取鬨。”
浣碧咬了咬嘴唇,眼中閃過一絲不甘,但終究沒再吭聲。甄嬛看了浣碧一眼,心中暗歎,這姐妹間的嫌隙隻怕是越來越深了。但此刻她隻能先顧著入宮之事,未來在宮中又將麵對諸多未知,隻希望不要受家中之事牽連才好。
就在眾人會以為接下來是平靜的時候,甄家的人傳出來甄嬛說“華妃以色是人能得幾時好”的言論。至於這是什麼時候的事,那還要從那天的教養默默來到甄家說起。教養默默來到甄家的時候甄嬛就明裡暗裡的打聽宮廷的事情,但是教養嬤嬤也不能都說隻能說一些都知道的事情,這天就在教養默默說:“咱們的百姓家都有自己的主子,當然紫荊城中也是一樣的,但是紫荊城的正經主子隻有三位,那就是皇上,皇後以及太後,但是皇上生母孝懿仁皇後已經去世多年,因此宮中沒有太後,所以紫荊城的正經主子隻有皇上還有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