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朝堂之上的大臣們都注意到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儘管果郡王並未在朝中身居要職,但皇上對他卻是格外器重,屢屢派遣其外出執行重要公務。這種超乎尋常的信任與重用,讓不少人心生疑惑。
而那些頭腦敏銳、思維敏捷之人,則從這一情形中察覺到了一絲異樣。他們不禁暗自揣測,先帝的諸位阿哥與果郡王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不為人知的微妙關係。至於這股不對勁究竟體現在何處呢?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便是,近來果郡王的納妾之舉變得頻繁起來。
特彆是當皇上安排果郡王出城公乾之後,諸位王爺便會瞅準時機,紛紛向皇上進言:“十七弟此次差事辦得甚是出色,實乃我朝之幸事啊!然而,令人憂心的是,至今十七弟仍未有子嗣傳承香火,此乃關乎皇室血脈延續之大計。依臣等愚見,倒不如賜予十七弟一名佳人,也好為我皇家開枝散葉,繁榮昌盛。”
麵對眾人如此這般的諫言,果郡王允禮又豈能毫無察覺?若此時的他依舊未能洞悉其中的蹊蹺之處,那可真是枉費了他自幼接受康熙帝悉心教導所培養出的聰明才智和機敏洞察力。身為康熙皇帝親自調教出來的精英子弟,允禮自然不會輕易被這些表象所迷惑。他深知,在這看似平常的話語背後,定然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圖和玄機。
允禮心中早已明了,自從胤禛多次派遣他去處理那些棘手至極的事務,以及在他成功辦妥差事之後,屢屢賜予他女子時,他便深知自己與額娘精心謀劃的那盤棋已然被對方洞悉。懷著滿心的憂慮與疑惑,允禮匆匆趕往舒太妃清修之地——甘露寺。
當允禮抵達甘露寺時,隻見舒太妃正於庭院之中靜心打坐。待允禮將來龍去脈向母親一一道來之後,舒太妃微微睜開雙眼,沉默半晌,方才緩緩開口問道:“允禮啊,你當真確定自身並無繼承大統之可能?”允禮麵色凝重地點了點頭,應道:“兒子可以確定。”
聽聞此言,舒太妃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之色,但很快又恢複平靜。她凝視著允禮,輕聲說道:“既然如此,你且先回吧。”允禮聞言,不禁麵露驚訝,忙喚道:“額娘……”然而,舒太妃隻是擺了擺手,再次重複道:“你回去吧。”
見母親心意已決,允禮隻得黯然轉身離去。待到允禮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外,舒太妃突然仰頭狂笑起來。笑聲回蕩在空曠的庭院裡,顯得格外淒厲。笑罷,她顫抖著雙手從懷中掏出一支精致的簪子,正是當年康熙帝所賜之物。
舒太妃緊握著簪子,淚水潸然而下,喃喃自語道:“這便是你曾對我許下的諾言麼?說是定會將世間最好的一切給予咱們的孩兒!如今看來,不過是一場虛妄罷了。我方才明白,為何你會斷言允禮不會遭受下一任帝王猜忌;也終於知曉,你之所以應允我在你離世之後離宮,並將暗衛交付於我,原來皆是早有預謀!”
舒太妃哭夠後,眼神逐漸變得堅定。她知道自己不能就這麼坐以待斃,無論如何也要為兒子謀一條出路。於是她秘密召集了曾經的心腹舊人,這些人都是當年康熙在世時深得信賴的忠仆。
他們暗中商議,決定從果郡王的那些妾室入手。舒太妃命人悄悄調查這些女子的底細,發現她們大多來自一些勢力複雜的家族,背後隱隱有著當今皇上的影子。
允禮這邊,雖不知母親有何打算,但他也沒閒著。他借著納妾之事,故意親近那些妾室背後的家族,試圖從中找出皇上針對他的真正目的。
一日,一個妾室偷偷給允禮遞了一張紙條,上麵隻寫了四個字:小心枕邊。允禮瞬間明白了,原來危險一直就在身邊。他不動聲色,準備順著這條線索深挖下去,同時也期待著母親那邊能有所突破,母子二人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爭鬥中,努力尋找著破局之道。
然而,無論是那對母子還是其他人,都未曾察覺到這名女子竟是雍正皇帝刻意安排的。原來,雍正心中早有盤算,他有意借此機會試探一下,當自己的十七弟得知真相之後,是否仍會按原計劃行事。
但讓胤禛等眾人始料未及的是,允禮此時已心生退意,不願再繼續執行原定計劃。而另一邊,舒太妃得知此事後,卻是怒火中燒,她憤憤不平地表示:“既然你們如此不仁不義,那就彆怪我不客氣了!”說罷,她毫不猶豫地下令自己暗藏的護衛,對皇室中的孩子們暗中下毒。
當胤禛等人獲此消息時,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完全無法想象舒太妃究竟從何處得來的這般膽量,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們剛剛得到這一消息沒多久,便傳來了舒太妃突然患病臥床不起的消息。胤禛聽聞此事後,當即決定親自將舒太妃接入暢春園悉心照料。與此同時,他迅速下令手下加緊追查,並一舉將舒太妃的所有親信和勢力儘數抓獲。一時間,宮廷之中風雲變幻,局勢愈發撲朔迷離起來……
在如此複雜多變的局勢之下,後宮之中亦是風起雲湧、暗潮湧動。這日清晨,剛剛起身的儀欣尚未來得及梳妝打扮,便聽聞了一則驚人的消息——夏氏產下了一名女嬰。與此同時,更令人詫異的是,就在夏氏分娩之後不久,瓜爾佳氏竟然莫名其妙地墜入了池塘之中,導致身體受寒。
儀欣難以置信地站在銅鏡之前,麵色凝重地質問道:“怎麼回事?夏氏生產這麼大的事情為何無人向我稟報?還有那祺貴人落水之事,本宮居然毫不知情!”一旁侍奉的芳若趕忙上前回答道:“娘娘息怒,昨日皇後下令將此事全麵封鎖,故而消息未能及時傳遞到咱們宮中。”
儀欣聞聽此言,心中愈發驚詫,瞪大雙眼追問道:“既是已經封禁,那祺貴人又是如何掉入池塘的呢?”芳若低頭輕聲回應道:“回娘娘,皆因祺貴人在封禁期間仍執意前往翊坤宮抄寫經書所致。”儀欣瞬間明白了其中緣由,冷哼一聲說道:“哼,想必又是華妃故技重施,派人將祺貴人叫去她宮中了吧?”芳若微微點頭應道:“正是,娘娘。近日由於六阿哥染病,您將管理後宮之權暫時交予了華妃娘娘。自那時起,華妃娘娘便時常尋些嬪妃前往她宮中抄錄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