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瀾回到宅邸,正巧碰上前來宣旨的趙內侍。
祝瀾遠遠一瞧趙內侍的新袍服,便知他如今已是宮內新任的總管大太監。
趙總管見到祝瀾,眉眼浮上矜持的笑意。
“翰林院修撰祝瀾、翰林院編修祝青岩接旨——”
祝瀾連忙攜著院內走出來的祝青岩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今有翰林院編修祝瀾,學識淵博,勤勉恭謹,有功於社稷,深得朕心及朝野讚譽。
又,翰林院編撰祝青岩,文采斐然,於編纂之事精益求精,功績昭著。
為彰顯朕獎掖賢才之心,亦為朝廷儲才備用之計,即日起擢升翰林院編修祝瀾為禦史中丞,其能秉持公正,糾察百司,為朕分憂,為民請命。
翰林院編撰祝青岩,即日起升任為翰林院學正,期其能繼續發揮所長,引領學風,培育大梁明日之棟梁。
具體任命文書,將由吏部儘快擬製下發,著令相關部門即刻辦理交接事宜,不得有誤。”
“臣祝瀾領旨謝恩。”
“臣祝青岩領旨謝恩。”
趙總管走後,二人站起身,一起重新讀著那卷聖旨。
祝瀾笑著用手肘碰了碰祝青岩。
“厲害呀,祝學正。”
原先翰林院的董學正年事已高,剛剛辭官返鄉,翰林院眾人正在紛紛猜測下一任學正會是誰。
要知道董學正當年可是四十五歲才坐到這個位子的。
而祝青岩年紀不到二十,竟能擔此重任,這在外人看來可真是聞所未聞!
照理說,翰林院前輩眾多,論資曆的話無論如何也輪不到祝青岩一個小輩當學正。
但祝瀾心中清楚,先前真假太子風波中自己與祝青岩的表現已經完全獲得了燕修雲的信任。
如今的任命,意味著此後二人便是天子近臣。
“行啦。”祝青岩斜睨了祝瀾一眼,語氣揶揄。
兩人一邊向院內走去。
“學正再大不過是個五品官員,哪裡比得上堂堂四品中丞大人糾察百官來得威風?
說起來,以後你是不是整天就要待在禦史台啦?”
“應該是吧,大概會搬到禦史台的官署裡住。怎麼,你想我啊?”
“才沒人會想你,你快點走,趕緊走。
本學正才不想看見你呢。”
……
十一月初,朝廷下旨徹查寧安伯府舊事,寧安伯父子在雲州買凶殺人,作惡多端,削去爵位,斬首示眾。伯府涉案人等發賣為奴。
雲州鞏元亮父子心懷公義,朝廷特出資為其修建鞏家祠堂,新天子燕修雲親題匾額,賜良田百畝,以為後人表率。
十一月中,朝中祈王餘黨皆被肅清,燕修雲下詔,提拔一眾官員補缺。
十一月廿七,燕修雲即位梁帝,行登基大典。
文武百官朝賀行禮,稱臣上奏,以明君臣之分,確立新朝之序。
新帝頒布繼位詔書,改年號為文禎,大赦天下,以彰皇恩浩蕩。
……
隆重的登基大典終於結束,盛大的喜事過後,整個皇宮再次逐漸歸為寧靜。
皇宮的西南一隅,棲雲樓默然靜立。
穿過數株古木,樹影婆娑,依稀可見那朱紅漆柱撐起的層層簷角。
飛簷翹角間掛著銅鈴,微風拂過,銅鈴之聲仿佛穿越時間,清脆悠遠。
有灑掃的宮人經過附近,被棲雲樓前的兩個身影嚇了一跳——
要知道,此乃先帝寵妃、當今陛下生母蘭妃生前的住所,已經空置十餘年了,平時根本不會有人到這裡。
那幾名宮人心中疑惑,上前查看,看清樓前之人時頓時嚇得跪在了地上。
“奴婢們驚擾陛下,求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