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期中考了,不過計算機組成原理老師繼續說期中考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百分之三十,可以給大家拉拉分的時候,教室裡卻傳來問是上拉還是下拉啊的聲音。
這當然不是孫彧問的,問話的是陳堅,他數電被抓之後,對於數字電路相關的內容多少有些心理陰影,聽到孫彧說的上拉下拉的說法之後,覺得很有道理,現在可算還有機會說出來了。
教室裡自然一片哄笑,老師在台上也忍不住笑了,然後便問道:“如果大家都覺得沒有必要期中考,那就不考了,其實我也省事。”
顯然,期中考可以拉分的說法是從他們老師那裡傳下來的,到他這裡照本宣科一下,上拉還是下拉的問題,對於老師來說,他讀書那會兒就發現確確實實還是下拉的時候比較多,不管是排前麵的還是排後麵的。
老師的這個提議自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鼓掌通過。
不過概率老師和數據結構老師對於期中考的態度是,期中考的目的是檢驗這上半個學期的教學和學習成果,跟期末成績並沒有直接關聯。
所以,並不需要專門留出複習時間,大家就那麼考就行。
自然,大家隻能傻眼了。
不過,兩位老師對於期中考的態度其實也是有差彆的。
概率老師期末複習課是根據期中考成績來點人的,這一點孫彧在宿舍說了好幾次,至於舍友們有沒有聽進去,孫彧覺得自己不是保姆,不是家長,不是輔導員,他儘到個提醒責任就已經足夠了。
而數據結構老師卻是花了兩節課時間,讓同學們做了兩道題,有同學要交卷的時候,老師卻說:“不用交給我,這些題目你們回去自己驗證,學這門課的目的,就是能夠讓大家學會自己評判算法,正確性,有效性和高效性。”
而離散數學老師的說法卻是上半個學期的學習內容跟下半個學期所學的內容,從邏輯上就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做一些檢驗是必要的,至於說期末考,主要的考試內容也必然是上半個學期所學的命題邏輯、謂詞邏輯、函數、映射、關係這些內容,而下半個學期的內容,重點會是在圖論上,至於群論和數論,大家有個基本概念就行了。
換句話說,或者說老師的言外之意就是,期中考考的這些內容,期末考大體上也都還會再考一次。
所以,大家要老老實實的參加期中考,這也是對自己負責。
此外,法律常識和資本主義經濟沒有期中考,英語隻是老師自己做了一次小測驗,六級難度的題目,讓同學們體驗一下,因為大家接下來英語學習的主要目標就是過六級了。
而對孫彧來說,也更是如此,這個學期過了六級,下個學期他就可以申請免修英語,專心備考GRE。
但是孫彧發現,隻要一提起考G考t,李媛都會有些不高興,當然兩人都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孫彧於是又有些頭疼,解決的方法當然是有的,那就是要麼孫彧不出去,要麼李媛一起出去。
問題隻是在於,以孫彧的專業,不出去是沒有前途的,但他又是下定了決心出去還要回來的,而以李媛的專業,如果出去,就不會回來了,如果要回來,那恐怕就沒有出去的必要。
如果說出去的目的是為了愛情,李媛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
當然,如果李媛足夠有錢,自費出去學個工商管理之類的學位,再回來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孫彧覺得現在不適合給李媛出這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