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課前李老師把一篇文章拿給孫彧,說是他這回去開會要讀的論文,讓孫彧看一看,有沒有疏漏或者表達不準確或者需要補充的地方。
一個博導教授的文章讓他一個大二本科生找問題,那就近乎玩笑了,李老師主要意圖還是讓孫彧看看文章應該是這樣寫的,孫彧看了半節課之後便領悟到了李老師的意思,看起文章來自然輕鬆了許多。
同一個問題在孫彧那裡是一個事實描述,而在李老師這裡就是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觸及到了問題的根本。
會議論文當然不會太長,而且又都是孫彧做過的事情,一節課也就看完了,讓他查缺補漏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有些地方老師寫出來的跟孫彧的本意不一樣,那也是孫彧自己考慮不周的問題。
不過,課間的時候正好也可以請教一下老師,為什麼老師這裡要這樣寫。
“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理論高度,視角調高了,你就可以發現,你這裡的處理機製不僅僅隻是解決了這個問題,而是提出了一種思路,完全可以適用到更多的方麵。”李老師最後解釋道。
雖然孫彧多少還是有些狐疑,不過馬上就要上課了,李老師便讓孫彧把文章拿回去,好好揣摩一下,李老師也看得出來孫彧理解了讓他看論文的用意,就是以後論文他要自己寫了。
快下課的時候,潘智在門口晃了一下,看來是有些事情,不過李老師也沒理他,自顧繼續上課。
潘智是收到了論文錄用通知,如以前約好的那樣,他是第一作者,孫彧第二作者,李老師通訊作者,他過來便是告訴李老師,以及孫彧這個事的,當然主要是告訴孫彧,李老師那裡啥時候說都行。
論文的第二作者,其實對孫彧來說剛剛好,要是共同第一作者,那他還得承擔一些責任,以及招來一些懷疑,這也是李老師對潘智打算讓孫彧作共同一作的時候的答複。
不管怎麼說,論文是潘智寫的,潘智的第一作者毋庸質疑,至於孫彧,他現在連論文的格式是什麼樣的都得查對一下。
李老師聽到潘智報的喜訊,點點頭便收拾好東西走了,一篇論文而已。
“你們那裡太遠,去你們宿舍找你你也不一定在,所以就現在來了。”潘智喜氣洋洋的,他畢業的論文要求現在已經達標,接下來就可以專心準備學位論文。
孫彧自然是恭喜了一番,以及嚷嚷著潘智是不是該請個飯?裴華也是發了論文,剛剛才請過。
“當然當然,看你什麼時候有空,周四你們期中考我要來監考,到時候再定?”潘智笑道。
“要不過完51再說吧,51前恐怕都沒空。”期中考的時候他倆要是私下做什麼交流,弄不好要被什麼人舉報的。
“那也行。”說完,潘智便邁著輕飄飄的步伐走了,孫彧他們還得繼續上課。
信號與係統,老師講起了習題,實際上也算是給大家上了一堂複習課。
下午找黃老師開會,黃老師說他已經打了報告申請購買器材,最快下周器材就可以到位,然後大家就可以按原先的安排開始工作。
“你們要期中考是吧,那你們就回去看書吧。”說完申請器材的事情,黃老師便對孫彧和楊巋說道,但是沒有提他倆明天晚上選修課可不可以不去上。
“那你還去不去?”回去的路上楊巋說起選修課的事,孫彧便問道。
“你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