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10點多。
飛鷹動能專屬的室外實驗場內,孫晨剛正在給江飛宇介紹第三代無人機產品。
“第三代蜂鳥無人機,我們優化的方向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升級了通信係統,無人機的最大控製距離可以達到6公裡。”
“第二個,是加裝了小型的高度定位器。通過最新搭配的操作終端,可以在屏幕上實時顯示無人機的位置距離和高度,實現了無人機在肉眼視距外的飛行操作。”
“而最後一個優化方向主要體現在複合材料的應用,我們整體減輕了無人機百分之15左右的機體重量,這些減輕的重量又反饋在了攜帶的燃料上,這代表著更加長的滯空時間......”
看著這架緩緩落地的新機型,江飛宇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愛。
外觀采用了江飛宇喜歡的黑色烤漆,科技感十足。
采用黑色,也是為了在空中飛行時更加醒目。
旋槳的尺寸,更加小型化。
這樣做不僅是為了減少噪音,也是為了讓機體的飛行重心向中間靠攏。
相當於,犧牲一部分飛行速度來提高飛行的穩定性,抗風力更強。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小的優化細節,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如果不是因為發動機使用的是固體和液體燃料,機型幾乎跟後世的無人機無異。
至於,江飛宇心心念念的電池供能,近幾年內是彆想了。
沒辦法,以2006年這會的電池技術
,確實帶不動這麼大個玩意飛行那麼久。
你可能會疑惑了,江飛宇為什麼對電池技術升級這麼渴望?
說直白點,使用燃料動力的無人機限定了操作人群。
這裡麵,涉及到一個安全性問題。
簡單來說,無論是使用固體還是液體燃料,這東西從天上掉下來是有一定的幾率會爆炸的。
就跟汽車劇烈碰撞,引燃了油箱是一個道理。
而且,爆炸時燃料還有可能飛濺,附在物體表麵燃燒。
而電池從天上掉下來,爆炸的幾率無線接近於零。
所以,現在的無人機必須是經過一定專業培訓的人員來操作,無法徹底全民化。
全民化的定義在於,隻要識字就能根據說明書操作。
後世的無人機,操作簡化到小朋友也能拿來當玩具玩。
安全要求不僅體現在飛行過程中對操作規範的遵守,還對燃料裝填和機體保養有著嚴格的要求。
當然了,售後維護的複雜度也給廠家二次收費提供了機會。
但相對來說,江飛宇還是希望全民化那天早點到來。
要知道,飛鷹動能成立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經出貨和還未出貨的訂單量加起已經超過了一千台。
由於市麵上沒有同類競爭產品,公司生產的無人機利潤率奇高,達到了百分之百以上。
你敢相信嗎?
成立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去年飛鷹動能就開始盈利了。
原本,以江飛宇的估計盈利至少要3-5年的時間。
而現在,僅
僅隻用了一年。
這個時間,完全出乎江飛宇的意料。
如果能夠實現全民化,這個銷售量將是百倍、千倍的出貨量。
到時候,單單以飛鷹動能的體量,都能孵化出一家市值幾百億人民幣的公司了。
所以,你能理解江飛宇的熱切期盼了吧!
江飛宇向一旁的陳大軍問道:“公司現在的主要客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