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無論災難會造成多大的傷亡損失,隻要人還活著,時間終究會抹平一切的傷痛。
畢竟,生活總要往前看。
至於,那些曾經在我們生命中占據很重要位人,他們總有一天會消失在我們的世界裡。
或意外,或疾病,或壽終正寢!
人,難免一死。
能夠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得瀟灑、精彩,那才是我們的追求。
時間,來到6月中旬。
這天,江飛宇正在帝都空軍醫院下屬的臨床實驗室參觀。
“經過3年多的時間,5個批次3679人的臨床實驗跟蹤,基本上能確定了藥理效果……目前,上市審批已經通過,下一步就是藥品投產的問題了……”
已經升任為帝都空軍醫院院長的賀新彌,為江飛宇詳細介紹了兩款靶向藥的研發進度。
當初,賀新彌代表醫院跟江飛宇簽署了兩款癌症靶向藥的合作研發合同。
江飛宇提供了資料,他和阿成夫婦占股百分之75.5。
院方則負責解決靶向藥上市過程中所需的所有理論、臨床試驗、審批流程等環節的資源投入,並解決可能產生的各種意外風險,占股百分之20。
還有百分之4.5的股份,在牟國棟和另外兩個專家手中。
後來,江飛宇為了救阿成夫婦,出售了百分之25的股份給國資。
江飛宇跟阿成夫婦的持股比例,降到了百分之50.5。
不管江飛宇那部分的股份怎麼變化,所有靶向藥上
市的活都是帝都空軍醫院下屬的單位在負責的。
這一點,是當初雙方合作協議裡麵的約定,跟大股東的持股變化無關。
當初,賀新彌本以為這就是白撿的利益。
有完整的臨床前實驗數據支撐,再加上他們帝都空軍醫院的能量,估計有個3年左右就能讓靶向藥上市。
到時候,就是等著數錢了。
誰曾想這資源一開始投入,就是整整五年半的持續投入。
前麵,本來一切順利的。
不過,在藥品臨床實驗階段,還真的治死了人。
而且,還不是一個,而是2個。
這下,麻煩大了。
雖說臨床試驗的自願者都是簽署了無責協議的,你醫院的責任是摘乾淨了;但治死了人,總歸會影響藥品的上市審核。
最終,帝都空軍醫院不得不動用了大量的關係和資源來論證,那兩個病人的死亡並非直接的藥物後遺症導致的。
主管這方麵的官員還算負責,最終商量出來的結論是:
甭管你的論證數據多漂亮,反正治死了人是沒跑的,那就加驗一輪唄!
沒辦法,臨床實驗又得從頭開始。
最終,耗費了整整5年半的時間,才熬到藥品上市審核通過。
差一點就變成了撿便宜不成,熬成了“投資人”。
再熬下去,賀新彌都有點擔心這兩項成果要留給下一位繼任者了。
事實證明,江飛宇當初拉帝都空軍醫院上船是正確的選擇。
在醫療領域幾乎沒有任何積累,真治死了
人,你讓江飛宇如何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