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全方麵落後(1 / 2)

在廠房裡,江飛宇也見到了芯片產業的核心設備——光刻雞。

光刻雞的體型非常龐大,跟一台公交車差不多。

陸光明介紹道:“這台是ASML公司生產的浸液式光刻雞,型號是TWINSCAN?XT:1900i型,精度達到了45?納米......”

江飛宇問道:“是直接向ASML公司采購,還是通過第三方國家采購的?”

陸光明道:“是直接向ASML公司采購的,單台的價格超過1.2億人民幣。”

江飛宇問出了心中的疑惑:“《瓦森納協》裡麵,不是有向大陸限售光刻雞的條款嗎?”

陸光明為江飛宇做了詳細介紹:“在《瓦森納協》裡麵,確實是有光刻雞限售的條款,隻不過每隔幾年,條款就會作相應的調整......”

人家之所以沒有完全禁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限製你的發展。

每當國內在半導體相關領域取得一點突破的時候,那邊就會鬆一層綁。

人家賣給你設備,就是為了阻礙你自主研發。

當然了,你也彆指望人家會賣最先進的設備給你,買過來的設備都會存在一定的技術斷層。

“去年,ASML公司就推出首台EUV設備TWINSCAN?NXE:3100,精度達到了28nm,人家賣給英特爾、台積電、三星,就是不賣給咱們大陸的企業。”

陸光明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光明

,我在半導體領域是個外行,你從專業的角度給我個答案:如果投個一兩百億美元在這個領域研究十年,能不能拿出點成果?”江飛宇問出了心中的期盼。

以江飛宇的實力,在不大規模變賣資產的情況下,未來10年拿出一兩百億美元已經是他這個首富的極限了。

聽到200億美元這個資金規模,周圍的人都震驚不已。

不愧是江首富,就是大手筆。

陸光明沉默了良久,堅定地搖搖頭。

江飛宇不甘心問道:“難度在哪裡?”

葉國良接過話題,為江飛宇科普起了整個半導體的曆史。

1957年,晶體管之父肖克利的八個門徒在矽穀創立仙童半導體公司,並開發了出人類曆史上第一塊集成電路。

自此,矽穀成為全世界半導體技術的發源地,並一直延續至今。

期間,發生過幾次產業轉移。

七八十年代,半導體製造大量從米國轉移至小日子。

90年代後,轉移至棒子國和寶島。

但不管怎麼轉移,米國依舊保留著在諸多核心領域的統治力。

以生產設備為例,全球三大巨頭:應用材料、泛林和ASML,米國獨占前兩席。

而且,應用材料在除光刻雞以外的幾乎所有領域都領先,包括蝕刻、薄膜沉積等。

你彆看ASML公司的光刻雞市場份額全球第一,但是他們完全就是老米的附庸,這是有一定的曆史成因的。

1997年的時候,英特

爾也認識到了跨越193nm波長的困難。

於是,他們說服米國政府召集了數百名頂級科學家,組建了一個EUV?LLC聯盟。

並且,還彙集了米國的三大國家實驗室: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和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加入聯盟。

僅用了6年的時間,就將193nm突破縮短到135nm。

EUV?LLC聯盟是及其排外的,很長一段時間僅限於米國的企業加入。

ASML當時的總裁也是個狠角色,他們給米國許諾了三個條件:

一是願意在米國建立工廠和研發中心,二是保證55%的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從米國供應商那裡采購,三是接受米國定期審查。

通過這種附庸關係,ASML成功加入了EUV?LLC聯盟買到了光刻雞的關鍵技術,這才有他們後來的封神。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ASML每次向大陸出售設備都必須拿到銷售許可。

除了生產設備,全球三大EDA軟件(用於芯片設計)巨頭:鏗騰、明導和新思均為米國的企業,全世界幾乎所有芯片設計和製造企業都離不開它們。

高端芯片方麵,包括ADC/DAC(數模轉換)、FPGA、高速光通信接口等芯片,目前也都依賴米國的廠商,包括德州儀器、賽靈思、亞德諾等。

米國在芯片領域的驚人統治力,還體現在生態係統上。

目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