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主流的芯片架構X86、MIPS和ARM,前兩種都是米國的血統。
其中,英特爾的X86架構與微軟的Windows係統結盟,稱霸台式機市場。
ARM架構雖然是英國血統,卻離不開安卓和iOS係統的支持,兩者合計占有全球95%以上的手機市場。
如今,在全球20-大半導體公司中,米國依舊獨占八席,處於絕對的霸主地位,並且基本都是卡住核心的關鍵性公司。
而在材料方麵
,小日子是全球領先者。
在製造芯片的19種主要材料中,日本有14種位居全球第一,總份額超過60%。
除了矽晶圓,國內企業還在濺射靶材、研磨液等材料上落後人家。
葉國良感慨道:“芯片製造絕對是人類曆史上最複雜的工藝,加工精度為頭發絲的幾千分之一,需要上千個步驟才能完成,其難度堪比兩彈一星。在這個產業鏈上,國內企業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隻有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才能清楚地意識到我們跟人家的差距有多大。
如此複雜的工藝,不僅需要巨額的投資,還需要成千上萬的產業人來支撐,不是光投錢就能出成果的。
除了客觀條件的限製,國外的封鎖絞殺也是個主要因素。
2000年,被譽為“國內半導體之父”的張-汝-京先生在魔都創建中芯國際。
之後,他從台積電四處挖人,使得中芯短
時間內迅速崛起。
但厄運隨之而來,老冤家張忠謀很快就發起了專利戰。
這場持續近七年的專利戰爭,最終的結果是中芯割地賠款,張先生黯然出局。
同樣的一幕,發生在中微身上。
2007年,尹-誌-堯領銜的中微剛推出自己的蝕刻機,就被老東家米國應用材料告上法庭。
緊接著,另一巨頭泛林火上澆油。
雖說中微最終贏得了訴訟,但結果卻不甚理想。
中微不但賠上巨額的訴訟費,還賠上了下遊客戶的信心。
再加上適逢經濟危機,不得不暫時砍掉MOCVD業務。
除了專利封鎖,低價傾銷也是他們的手段之一。
這裡麵都是各種套路:一開始你沒有,它通過壟斷積累暴利。
等你做出來,它馬上降價傾銷,讓你越做越虧,最終斷了產業化的念想。
江飛宇問道:“我記得國家在半導體領域布局了多重點工程,都沒有成果孵化出來嗎?”
陸光明介紹道:“其實在90年代的時候,國家就先後批複908/909工程,2006年以後又搞了01和02專項,是孵化了一些成果出來,但受限於不友好的產業環境,隻能軍用,無法達到大規模商用的需求......”
半導體是一個燒錢的行業,這個行業不但燒錢,而且周期長,技術更新快。
你剛研發出來,彆人已經開始打價格戰。
這意味著,前期要不斷砸錢,還見不到水花。
對民營資本而言,這是無法承受之痛。
搞好半導體,主要靠三件事:一個是錢,一個是人,外加一個政策。
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國家來主導,不是你江飛宇有點錢就能乾的。
經過今天的交流,江飛宇算是知道這一行的難度有多高了。
華展科技的路,還任重道遠。
雖說200億美元無法帶動國家整個產業的升級,但是江飛宇還可以劍走偏鋒。
後世,卡爾蔡司被譽為是站在ASML公司背後的企業。
光刻雞最重要的兩個元件:光源、鏡頭。
目前,激光源主要是米國企業主導。
而鏡頭,首推這家有著一百多年曆史的日耳曼企業——卡爾蔡司。
剛好,飛宇集團生產手機需要的攝像頭,以及飛鷹動能無人機使用的攝像頭和夜視儀都是由蔡司大陸子公司供貨。
看樣子,江飛宇得跑一趟歐巴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