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日耳曼奧伯科亨市。
卡爾蔡司集團現任總裁——霍爾曼,親自在總部大樓為江飛宇舉行了歡迎儀式。
僅僅從體量上來說,卡爾蔡司集團是遠不如飛宇集團的。
飛宇集團最新的市值在1040億美元左右,而卡爾蔡司集團的估值也不到200億美元。
從營收看,飛宇集團去年的營收達到了90多億美元,而卡爾蔡司還不到9億歐元。
況且,江飛宇名下又不是隻有飛宇集團一家企業。
哪怕是以江飛宇在國內的人脈,都值得他們重點對待。
所以,當收到飛宇集團反饋過來的合作洽談邀約時,卡爾蔡司集團還是非常重視。
大陸已經是他們不可或缺的一個市場,如果能跟江飛宇旗下的公司達成一定的合作,對於擴大他們在大陸的業務規模是非常有幫助的。
哪怕是看在錢的份上,也得高規格接待江飛宇。
簡單參觀卡爾蔡司旗下幾個實驗室和生產車間後,雙方人員進入會議室繼續交流。
江飛宇知道日耳曼人的做事風格喜歡直來直去,也就開門見山了。
這不,江飛宇一上來就提出了2個合作思路:
首先,由江飛宇控股的恒鑫醫藥科技與卡爾蔡司醫療技術股份公司達成深度合作。
這幾年,靠著手握2項癌症靶向藥的專利技術,恒鑫醫藥科技光是收專利授權費都年入10多億人民幣。
而且,基本上都是純利潤。
直接分紅,
無疑是最低級的保值方式。
按照江飛宇的指示,恒鑫醫藥科技每年都要拿出一半以上的利潤進行再次投資。
生物製藥、保健酒、醫療器械代理、度假養老院、月子中心,這些都是恒鑫醫藥科技的投資方向。
有直接經營的,也有設立全資子公司經營的。
如今的恒鑫醫藥科技,早就不是坐地分錢的皮包公司了。
公司旗下各個業務部門的員工加起來早就超過了一千人,年營收也有近16億人民幣。
在江飛宇的構思中,恒鑫醫藥科技與卡爾蔡司的合作領域主要集中在醫療器械和眼睛鏡片。
上輩子,由於江飛宇和李婉依忙於公司的經營,導致兒子陽陽沒什麼人看管。
小孩一個人獨處,隻能看電視或者玩手機消磨時間。
這也導致,孩子幾歲的時候就開始近視了。
為了給孩子矯正視力,小兩口可是操碎了心。
所以,江飛宇對視力矯正和眼鏡行業也有一定的了解。
眼鏡行業到底有多“暴利”呢?
業內有一句話流傳已久,叫做“20元的出廠價,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很多人應該有同感,你網上幾十元能買到的鏡片、鏡框,門店配鏡至少要幾百元起步。
這裡麵的利潤空間,海了去了。
江飛宇隱約記得一組數據:後世全球有26億近視人口,7億在我國;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
視率超過了50%,兩個孩子裡麵至少有一個是“小眼鏡”。
並且,這種現象發生的年齡段越來越往低年齡下移,個彆幼兒園的小朋友已經戴上了眼鏡。
實際上,國內眼鏡鏡片市場有一個排名:
法蘭西的依視路以超過20%的市場份額,穩居首位。
卡爾蔡司緊隨其後,屈居第二。
萬新光學(依視路入股)及明月鏡片這兩個國產鏡片中的佼佼者,位列三、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