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第二個合作思路(1 / 2)

江飛宇發出了致命一問:“同樣是外國品牌進入大陸,知道為什麼你們的眼鏡鏡片競爭不過依視路嗎?”

還沒等霍爾曼回答,江飛宇繼續說道:“因為他們執行的是本土化生產策略,大陸的消費者有著本能的認同感,這一點是你們沒有的,再加上我國政府對外資企業本地投資的政策扶持,同等規格的鏡片人家比你們生產成本低,他們可以執行的價格策略遊刃有餘......”

江飛宇說的這種情況,卡方的管理層並非認識不到,他們隻是缺乏打破現狀的魄力而已。

說得好聽點是為了保護技術不擴散,本質上還不是日耳曼人的傲慢心理作祟。

在製造業領域,日耳曼工業確實很牛,這源於人家嚴謹的工匠精神。

但傲慢,也會損失很多客戶。

法蘭西人也傲慢,但分對象,

麵對錢時,傲慢不值一提。

麵對江飛宇的咄咄逼人,霍爾曼說了幾句淩磨兩可的話將這個話題揭過。

關於在大陸投產生產這個合作提議,連霍爾曼這個總裁也不能一言決斷。

這事啊,還得報卡爾基金會的董事們決議。

霍爾曼問起了江飛宇的第二個合作思路:“江先生,不知道你說的第二個合作領域是什麼?”

江飛宇介紹道:“前幾天小日子發生的大地震相信你們也知道了,這次地震對國際半導體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各類芯片出廠價格應聲而漲,我個人比較

看好半導體設備製造這一領域,希望能入股你們的半導體技術生產股份公司。”

“入股半導體技術生產股份公司?”霍爾曼皺起了眉頭。

實際上,江飛宇想入股他們的子公司,比雙方合資在大陸投產更加困難。

雖說半導體事業部在卡爾蔡司集團內部是最弱的部門,但涉及到股權就比較敏感了。

江飛宇繼續說道:“恕我直言,你們們的經營策略還是太保守了。半導體設備製造領域是暴利行業,利潤都集中在整機設備供應商手裡,而你們現在隻是作為設備部件提供商,這能掙幾個錢?”

“我相信卡爾蔡司並不缺技術,也不缺優秀的產業工,進入光刻雞領域是有點壁壘,但生產配套的蝕刻機和薄膜沉積等設備應該不難,你們缺的隻是資金和時機而已,資金我能提供,時機我也認為成熟了。”

理是這麼個理,在座的人也都懂。

但能不能做和敢不敢做,就是兩碼事了。

回歸原來那句話:霍爾曼決定不了,還得報上麵的董事們討論後才能給答複。

所以,後麵的交流就基本上屬於沒什麼營養的商業互吹了。

會後,江飛宇拒絕了霍爾曼晚上設宴款待的提議。

江飛宇表示難得來一次日耳曼,這兩天想自己逛逛。

順便讓對方考慮好後,給他答複。

霍爾曼也沒勉強,如果能達成合作,後麵再宴請也不遲。

要是雙方達不成合作,飯吃不吃都無所

謂。

回到酒店,張哲盛分析道:“我們提出的第一個合作,他們答應應該不難;但第二個合作思路,恐怕就不是資金能解決的。”

說白了,卡爾蔡司半導體事業部發展不起來,缺乏資金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他們缺乏挑戰現有格局的魄力。

畢竟,現有的格局是以米國和他的一幫小弟主導的。

江飛宇自信道:“這個時候,我們完全不用著急,自然會有人火急火燎跑過來給我們提供助力。”

兩人配合多年,張哲盛立刻猜到江飛宇口中所說的“這個人”是誰,試探問道:“老板你是指ASML公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