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改名定製(2 / 2)

其他排長、班長,從現有基層軍官中任命。

實際上,這兩個營也就加強連的規模。

但是,絲毫不影響阿成先把編製搭建起來。

隨著法都萊被釋放後,大馬官方減少了兩國邊界的駐軍。

這兩天,陸續有不少華人從大馬那邊偷渡過來,都是專門來投靠“利刃”的。

這些來投靠的人既有士兵們的家屬,也有一些敬佩“利刃”的社團成員。

更多的,還是海國鼎盛集團旗下各產業的普通員工。

海國鼎盛集團大部分產業,都被大馬收歸國有。

這些員工擔心遭到清算,寧願偷渡邊境來投靠“利刃”,也不願意留在大馬那邊生活。

這不,阿成專門設置了一個新兵訓練營來安置這些人。

這些新兵訓練一兩個月,再以老帶新打上一兩場小規模戰鬥,差不多就能編入主力部隊服役了。

在搞定大馬和老米CIA的情況下,以印國那糟糕的調兵能力,完全有時間給同盟軍慢慢訓練新兵。

除了一營、二營、新兵訓練營,阿成還規劃了不少編製。

設立團部直屬特種作戰大隊,大隊長由伍蓮婷擔

任。

特種作戰大隊的成員主要從幾個

暗殺組選拔,軍中再抽調部分狙擊手加入。

設立團部直屬無人機中隊,中隊長由王富貴擔任。

無人機好不好用,這個不用過多解釋了,也算是彌補同盟軍沒有空軍的遺憾吧!

設置團部直屬防空中隊,主要以薩姆-16便攜式防空導彈和4門高射炮為主。

當然了,這4門高射炮還藏在大馬境內,目前隻是紙麵上的力量。

孫逸祺被阿成派去毛熊國,可不僅僅是安置家屬。

隻要等老米的封鎖鬆懈些,蘇製武器就能源源不斷運過來。

設置團部直屬情報科,科長由原來的情報組組長郭祿達繼續擔任。

從組擴大到科,實際上是給了郭祿達編製和資金扶持。

人員的招募和培訓,就由郭祿達自己負責了。

當然了,情報是重中之重,阿成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直接讓大陸情報部門派人來幫他們培訓情報員有些困難,但讓他們提供些教材還是沒問題的。

“設置後勤裝備處,由撈彬擔任處長,撈彬這個處長與兩個正營長平級。”隨著阿成宣布這個任命,最驚訝的要數撈彬了。

按照撈彬對自己的定位,他屬於典型的文不成武不就。

軍中最合適他的職務,也就阿成這個司令的副官了。

誰能想到,阿成直接給他設置了一個處長的職務,還是負責全軍的後勤管理。

深感責任重大的撈彬,立馬推辭:“成哥,我不行的,我壓根沒有乾過後勤管理工作,我怕

自己會搞砸的。真到了那個時候,我是萬死也難辭其咎......”

阿成擺擺手,打斷了撈彬:“我們這裡沒有一個人專門乾過後勤管理,但你卻是所有人裡最合適的。”

“我隻說四點:第一,你以前就幫你媽管理偷渡客旅館,後來我家裡大大小小事情都是你來接手,誰說你沒有管理經驗?”

“第二,你不貪財,這就是一個合格後勤裝備處長最大的優點。”

“第三,你與人友善,跟誰都處得來,這就保證你不會偏向任何一支部隊。”

“第四,我們‘利刃’已經改名定製,以後就要按照規矩來辦事,你剛立下大功,不賞不足以激勵人心。”

聽完阿成說的四個理由,所有人這才反應過來,撈彬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阿成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撈彬也隻能接下這份信任:“成哥,那我就先試著乾,我要是做得不好,你再找個合適的人。”

除了撈彬,連不在這裡的孫逸祺都撈了一個處長的職務。

阿成特意成立民政和財務處來安排孫逸祺,可以說是未雨綢繆了。

現在,北婆羅洲華人同盟軍隻有戰士。

等以後地盤擴大了,自然會有民眾需要管理。

以孫逸祺律師的專業來管民政和財務,想來應該是得心應手。

確定組織架構後,阿成又發了一堆軍事類書籍給這些軍官回去溫習。

既有我黨的精髓《遊擊戰概論》,也有老米的《叢林作戰

條例》,都是跟叢林作戰相關的軍事書籍。

組織正規化了,指揮人員的能力也要同步提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