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國家衛星管理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閔開泰、總工程師楊行舟,正領著江飛宇在基地參觀。
由於這裡涉密級彆比較高,不僅手機等通訊設備不給帶進來,江飛宇也隻帶了楊書臣這個工作助理隨行而已。
閔開泰介紹道:“咱們這裡屬於特設部門,專門為了統籌北鬥係統建設工作而設立的,人員都是從各政府單位、科研機構抽調,不乏有從軍工研究所抽調的人員,日常在這邊辦公也就幾百號人......”
北鬥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直接從事這項工程科研工作的人員就超過了上萬人,從事邊緣研發工作的人員數以十萬計,涉及的細分專業高達數百門。
這些人不可能都在這裡辦公,更多還是在原來的科研單位。
衛星管理辦公室這裡,主要還是偏管理、統籌類人員。
“當然了,這裡不僅有我們單位的直屬人員,還有交通、國土資源、國家測繪、國家氣象、國家地震、國家科學院等一係列單位的聯席人員在這邊共同辦公。”
“這些兄弟單位不僅是北鬥係統的建設支援單位,也是諸多科研課題的需求提出方......”
來之前,江飛宇特意做了不少功課,他很清楚閔行舟說的諸多科研課題是什麼意思。
就跟之前介紹過的一樣,北鬥係統可不僅僅隻有定位導航功能。
你比方說,用衛星做森林火災預警。
人家不是用衛星自帶的“千裡眼”看到的,而是用遙感技術監測地表溫度來實現。
不是說拍照看不出來,而是無法識彆初生火點。
你至少要燒了一定麵積,才能在衛星拍攝的模糊圖片中看出來是著火了。
通過地表的溫度監測,就比較準確。
比方說,秋季北方地表溫度普遍在十多攝氏度。
A地塊的地表平均溫度比正常溫度高了上百攝氏度,那肯定不正常了。
當然了,為了防止誤報,還需要跟蹤監測分析。
在一分鐘之內,平均溫度持續上升,那基本上確認無疑了。
衛星隻能監測原始的數據,但這些數據怎麼變成一個可以信賴的結果,那需要一套複雜的模型來計算、驗證。
而計算模型的提出,就要落到氣象部門、對應學科的科研人員身上。
不僅僅是氣象,其他援建單位也是如此。
要不然,你以為後世抓侵占耕地、毀壞林地、違規擴建宅基地這些行為為什麼這麼準?
你早上剛開挖的地基,中午執法人員就登門請你去“喝茶”了。
這個時候,就彆糾結“是什麼人把你給舉報了”。
人家說舉報你的是衛星,還真不一定是騙你。
眾人來到衛星館,江飛宇一下子就被屋頂上眾多衛星模型吸引住。
楊行舟指著上麵的衛星模型,如數家珍:“體積小一些的那四顆是早期北鬥試驗衛星,發射於2000年到2007年之間,其他9顆就是正式的北鬥導航衛星了,發射時間是2007年4月到今年7月之間,下個月2號將發射第10顆衛星......”
“按照我們的整體規劃,整套係統建成主要分兩個階段走:2015年底前,將建成框架網和部分區域加密網基準站網絡並投入運行,屆時可以提供米級精度的定位服務。”
“?2018年底前,將建成全國範圍區域加密網基準站網絡,提供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和後處理毫米級的高精度位置服務......”
閔開泰感歎道:“江總你不是外人,我也不瞞你,為了建設這套北鬥係統,前前後後已經花了三百多億元進去,後續需要投入的資金肯定不會比前期的少,這還沒算每年龐大的維護費用,不是經濟底子厚一點的國家根本玩不起。”
江飛宇隱約記得,前世北鬥係統前後曆時26年,累計發射-了55顆正式衛星、4顆試驗衛星,花費了700多億。
確實如同閔開泰所說,不是經濟條件好的國家根本玩不起。
你彆看飛宇集團每年能拿出30億來種樹,就覺得錢來得很容易。
以飛宇集團這個體量,全球達到這個規模的公司也就三十多家而已。
而且,這些公司還是各種股東交叉在裡麵。
哪裡像飛宇集團,隻要江飛宇的立場沒歪,公司就是他的一言堂。
你可能也會說了,達到這個體量的公司沒多少,“雞滴屁”超千億美元國家也不少吧?
很抱歉,確實沒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