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門打開,薩科伊趕緊上前熱情道:“阿蘭西專員,歡迎您光臨前線,您一路辛苦了。”
阿蘭西瞟了一眼薩科伊身後的十幾名將官,淡淡道:“薩科伊中將,我也不是什麼大人物,不用搞這麼大的陣仗,讓軍官各司其職吧!畢竟,現在還是戰時!”
薩科伊尷尬一笑,立刻讓手下們回去工作,隻留下參謀長哈維托揚少將陪同。
一行人走進指揮部,阿蘭西對前線的戰況一點也不關心,隻是催促薩科伊安排一個安靜的房間談話。
與會人員隻有阿蘭西、薩科伊、哈維托揚三人,阿蘭西甚至不允許有書記官在場記錄會談內容。
阿蘭西道:“你們兩個不用緊張,我這次受總-統和人協共同委派來這裡不是問責的,而是需要你們兩人給我一個肯定的答案。”
薩科伊和哈維托揚相互對視一樣,都有點迷糊。
薩科伊問道:“不知道阿蘭西專員您要
什麼答案?”
阿蘭西說出了此行來的目的:“高層想知道,再給你們增兵2萬,能否在1個月內將同盟軍完全剿滅,最低要求是剿滅其主力,殘部趕回大馬境內。”
聽完阿蘭西說的再增兵2萬,薩科伊和哈維托揚並沒有任何欣喜。
相反,臉上呈現出凝重。
想了一下,薩科伊解釋道:“阿蘭西專員,我不想欺騙您,加裡曼丹島這邊的環境決定了4萬人和2萬人的區彆並不大,人多是能帶來一定的助力,但也會增加各種資源的消耗以及非戰鬥減員。前線的士兵不僅要跟敵人戰鬥,還要跟惡劣的原始叢林環境戰鬥......”
哈維托揚補充道:“我們現在最穩妥的辦法,是通過優勢兵力將敵人限定在一定區域內,然後不斷消耗敵人的補給和彈藥來將他們困死,但這需要高層通過國際博弈來剪斷敵人外部的補給線......”
阿蘭西揮手打斷了哈維托揚,失望道:“哈維托揚少將,你不用說了,我已經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高層何嘗不知道要剪斷同盟軍的外部補給線?
真這麼容易,早就做到了。
薩科伊和哈維托揚不知道的是,同盟軍在兩天前又給老米軍火商下了2.34億美元的軍火訂單。
這批軍火的數量,足夠同盟軍繼續打半年。
這才是老米高層選擇兩不相幫,甚至稍微偏袒同盟軍的核心原因。
不僅因為那幫軍火商要訂單,老米很容易就看出同盟軍露出向他們靠攏的跡象。
你印國扼守馬六甲海峽這種戰略要衝的另外一端,卻不是老米的小弟?
你讓老米怎麼想?
而且,印國國內一溜水的蘇製武器。
雖說很多武器是過去幾十年陸續從解體前的毛蘇國采購的,但也能看出毛熊在印國軍中留下的烙印有多深了。
所以,老米有意縱容同盟軍揍印國就很好理解了。
先榨乾同盟軍的錢包,把錢給賺了。
等印國被打疼了,自然會向老米靠攏。
你要是硬氣不肯當老米的狗,它大不了扶持同盟軍在加裡曼丹島裂土割地。
反正加裡曼丹島這種窮嘎達,老米也不擔心同盟軍尾大不掉。
阿蘭西想了一下,透露道:“你們兩人有個心理準備,高層應該會選擇招安同盟軍。”
“招安?”薩科伊和哈維托揚心裡都是一驚。
阿蘭西感歎道:“國際環境不支持,我們自己的軍隊又不行,上麵也隻能選擇招安。”
戰場持續了3個月,印國軍隊傷亡人數已經超過了5000人。
而且,戰爭對經濟的傷害更大。
同盟軍的無限製遊擊戰,令加裡曼丹島幾十個市縣受到戰火的波及。
雖說交戰雙方有意減少了對平民的傷害,但誰敢來戰區做生意?
不僅各類經濟活動停滯,不少人因為懼怕遭到戰火波及主動遷移。
根據印國自己的統計數據,戰火已經造成加裡曼丹島東北部超過50萬人向南遷移,各種直接、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億美元。
既然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滅敵人,招安也是一個辦法。
大不了在東北部劃一個小縣給同盟軍自治,省得他們繼續鬨事。
得到答案的阿蘭西,很快便離去。
薩科伊和哈維托揚,心裡說不出的羞愧。
剛才阿蘭西有一句話戳到了兩人的痛處:如果不是軍隊的戰鬥力不行,高層也不至於想到招安。
以前的他們,也就能欺負手無寸鐵的華人而已。
當華人中出現一個英雄式的人物時,他們這些本地人才是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