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到了改變的時候(2 / 2)

所以這半年來,阿成除了發展軍工生產,就是率領20多萬軍民一起開荒。

通過機械和人力,共開墾出可耕種的水澆地、旱地共76.3萬畝。

這邊是熱帶雨林,旱地也可以當水澆地種植。

雖說都是生地,但種兩年就能變成熟地。

根據專家的預估,等到了明年底,東北行政區的糧食自產率應該能達到百分之70以上。

到了那個時候,阿成才不會擔心被人家卡脖子。

軍隊方麵,東北行政區編有一個7000人左右的獨立旅。

這個旅的士兵,是在印國國-防部登記在冊的。

除了這個旅的士兵,還編有1.5萬人的民兵部隊。

說是民兵,但訓練強度不比印國正規軍差。

隻不過,這些士兵無法全職訓練而已。

除了沒有大口徑火炮、裝甲車、坦克等重武器,這些民兵的武器裝備比印國正規軍還好一些。

軍工生產方麵,東北行政區已經能夠生產步槍、手槍、迫擊炮、手榴彈等武器。

隻不過,武器產量方麵還不儘人意而已,主要還是缺乏熟練的產業工人。

好在,子彈和迫擊炮炮彈方麵基本上已經能自給自足。

其實,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印

國和同盟軍差點再次打起來。

根本原因,就是

印國官方發現同盟軍正在偷偷發展軍工。

後來經過再次談判,雙方才重歸於好。

最主要原因,是印國官方承擔不起逼反同盟軍的後果。

況且,你不給人家生產,人家就不能外購嗎?

除了軍工生產,東北行政區治下連一家製造企業都沒有。

各種民用生活物資,暫時也是靠外購。

經濟方麵,也就木材、橡膠、油棕、椰子、金雞納霜等特產能稍微出口創收。

其他的,連小商販都很少。

按照同盟軍與印國官方達成的自治協議,司法和稅務方麵的官員由印國中央委派。

其他領域的政府官員,由同盟軍自己任命。

暫時,阿成隻設立了農業、財政、警察、民政、教育等少量政府部門。

一方麵是缺人才,另一個方麵是整個行政區還處於軍管狀態。

軍管是因為治下這幾十萬子民的口糧、生活物資,還得靠政府進行分配。

隻有軍管,才能提高人員的組織效率,以及減少人為的腐敗、壓榨。

好吧,東北行政區現在的狀態就跟大陸幾十年前的情況是一樣的。

狠抓糧食生產和軍工生產,物資供給靠糧票分配,個體工商幾乎沒有。

看樣子,那幾個支援的專家是把以前那套經驗照搬出來了。

從短期來說,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人力、物力。

但從長期來說,就不行了。

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長期吃大鍋

飯,很容易就滋生懶鬼。

剛開始的一腔熱情,總有被磨滅乾淨的時候。

現在的東北行政區,已經到了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可以先做出嘗試,小步走。

這樣,才不會扯到蛋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