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戰略(2 / 2)

既然知道老米鐵定會插手,阿成隻能努力推遲這個時間。

積累人口、訓練兵馬、擴大地盤......樣樣都需要時間。

儘管說得好聽,同盟軍在極限情況下能夠動員30萬兵力,但那是把老弱病殘都算上。

真要走到那一步,基本上代表一個勢力處於滅亡的邊緣了。

如果能讓同盟軍聚攏300萬以上的華人,再訓練出30萬訓練有素的戰士。

即便老米下場了,阿成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了不起就經濟和軍事封鎖,老米不肯能派兵來打同盟軍。

守著一個物產豐富的超級大島,地區強國不敢說,成為北邊金家一樣的刺頭還是沒問題的。

介紹完同盟軍未來兩三年的戰略規劃,接下

來就是具體的戰術層麵安排了。

張海林的軍事計劃,可以概況為5個階段走。

第一階段,就是引誘印國情報人員刺殺阿成,以此來獲得自動出兵的借口。

目前,印國在南線布置了7萬人,在西線布置了5萬人。

南線不僅兵員數量,兵員素質也是最強的。

要知道,南麵可是有著東加丹行省的首府——三馬達林市。

儘管這幾年,東加丹行省的行政區劃從3市7縣變成了6市13縣,但三馬達林依然是最精華的一座城市。

這裡不僅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三馬達林近海的阿塔卡油田還是整個加裡曼丹島最大的油田。

每年帶來的石油外彙,都以億/美元為單位。

被同盟軍打過一次後,印國對三馬達林的防護算是上了點心。

如果從戰鬥力上來考量,西線的5萬人更加好打。

但是,阿成偏偏將首個目標放在了南線這7萬人上。

核心原因,那就是南線這7萬人並非紮堆駐守。

這7萬人分成了3個部分,成品字形堵住了同盟軍南下的3條道路。

雖說西線那5萬人也是分散成兩個部分駐守,但這兩個部分之間的距離卻隻有30多公裡。

綜合各方麵的條件來看,南線這7萬人更加容易吃下。

隻要部隊穿插到位,他們就是案板上的3塊肥肉。

張海林介紹道:“這一仗,特戰旅會先打頭陣,你們的主要目標是印國設立在全國範圍內的11個軍用機

場......”

目前對同盟軍威脅最大的,就是印國的各種戰鬥機和轟炸機。

如果能夠在開戰之處就毀滅對方的大量作戰飛機,對印國軍方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印國這幾年擴充軍備,早就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一旦大批作戰飛機被毀,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補充。

沒有了空中威脅,印國陸軍完全不夠看。

“加裡曼丹島的4座軍用機場有可能加強戒備,但敵人大概率想不到我們會襲擊他們大後方的機場,還是在沒有開戰之初......”

“一旦特戰旅得手,除了留下1.5萬兵力拖住西線的部隊,我軍主力8萬人立刻對南線這7萬敵軍動手,先派兩支部隊穿插阻斷敵人的合攏,局部以優勢兵力先吃掉中間這3萬人......”

“擊潰南線這7萬人後,我軍將在短時間內於島內擁有兵力上的優勢,這個時間不會超過1個月,我們必須利用好這一個月的時間,不斷擴大我們的戰果,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摧毀他們的經濟成果,掠奪有價值的物資......這也就是我們第三階段的戰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